話說一天有位關系挺鐵的鋼貿商打電話給常州鋼管哥:"哥,我攤上事了,我攤上大事了!!!這個砂眼你一定要來幫我看看。"哥下樓的時候心里還在嘀咕,"砂眼"是個什么鬼嘛~
原來,砂眼是個比較口語化的描述,終端的品保部門常會用這種叫法,指的是零件表面有針尖或芝麻大小的凹坑(基材表面受損)。它可能是原料的爐內麻點,也可能是沖壓時臟污鐵屑等造成的麻坑。
當然,知道分類只是第一步,真正有價值的是如何分辨區別這兩種成因,以達到區分責任,改善優化的目的。
而且我們在業務實操中經常碰到的是一個批次材料全部用完才發現零件表面不良,無法追溯原料狀態,這種時候就需要根據各自特性進行分辨。
相同點:兩者形成初期都是呈火山口形貌,或者看看月球表面的隕石坑,就那個形貌。
不同點:原料的麻點是退火爐高溫狀態下產生,平整工序前,原料缺陷;沖壓麻坑是沖壓時產生,平整工序后,加工缺陷。
因為在退火工序的出口,有一道平整工序(可以簡單理解為小軋機)。平整工序就像搟面杖,平整前產生的原料凹坑邊緣被搟平了,但平整后產生的加工凹坑(如沖壓工序)邊緣仍是突起的。
實操分辨:
雖然通過分析凹坑底部的殘留元素或做金屬截面金相都可以確認砂眼的類型,但是這不符合我們現場工人的實操美學。
現場實操的要求只有兩點:快速、簡單!!!
拿出一張水砂紙,輕輕的摩擦砂眼處(記得要溫柔些 *_*),凹坑邊緣輪廓發亮的是沖壓麻坑,輪廓不明顯的是原料麻點。
專業檢測的費用是很高的,我們犧牲一點準確性,快速確認80%的普遍形貌,剩下的20%就交給專業的設備吧。
關于零件沖壓后的表面砂眼,你還有其它更高效的分辨手段嗎?歡迎留言,大家一起討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