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保治理嚴格和鋼鐵去產能轉為結構性提質增效,煉鋼工藝廢鋼比和電弧爐鋼比以較快增速增長,部分區域鋼鐵產能轉移至南方環境承載力較強地區,噴吹煤市場總容量在下降,同時,消費地理格局也略有變化。針對這種變化,我想噴吹煤企應該在戰略上重視,戰術上應將噴吹煤產量和市場份額進一步集中,排除市場噴吹煤擾動影響,對澳洲煤限制進口后和鋼鐵產能轉移而出現的空缺區域有針對性的予以開拓。
國際目前主要以短流程煉鋼為主(電弧爐廢鋼兌鐵水煉鋼),國內則大量采用長流程煉鋼法(高爐煉鐵—轉爐煉鋼),和長流程煉鋼法相比短流程煉鋼法優勢明顯,在發達國家短流程法普及度極高,因此對廢鋼的利用率也遠高于國內。
我國轉爐、電弧爐廢鋼比遠低于世界水平
2021年全國廢鋼鐵消耗總量1.85億噸,廢鋼比達到20.2%,同比增加4.3個百分點,其中轉爐廢鋼單耗150.1kg/t,同比提高28.1kt/t;電爐廢鋼單耗660kg/t,同比提高41.4kg/t,提前兩年多實現了“十三五”廢鋼鐵產業規劃提出的廢鋼比達到20%的目標(“十二五”期間我國煉鋼廢鋼比僅11.4%)。但相比全球的 34.2%,以及美國、日本、歐洲分別為 71.7%、54.8%。31.9%,廢鋼比水平差距較大。
電弧爐鋼方面,由于我國工商業電價較高、廢鋼資源相對緊缺,同時,鐵礦石價格持續走低等因素影響,短流程法經濟效益反而不如長流程法,粗鋼產能仍以長流程煉鋼法為主,電爐鋼比例僅為9.8%。2017 年全球電爐鋼產量比例為 27.9%,其中美國電爐鋼占粗鋼產量的 63%、德國電爐鋼比例為 30%、韓國電爐鋼比例為 30%,日本電爐鋼比例為 23%。電弧爐鋼占比也遠低于世界水平。
政策驅動、環保治理和經濟效益三重因素驅動下,轉爐和電弧爐廢鋼使用穩步增長
隨著國家大力淘汰中頻爐“地條鋼”產能,廢鋼資源以及電力供應情況得到改善。同時,市場直供電模式的推廣應用,鋼廠用電成本降低,隨著國家對鋼鐵行業節能減排及加強環保督察等工作的日益重視,不少電爐生產企業積極復產或部分企業新上電弧爐,為中國電爐煉鋼的發展提供了機遇。2023年我國電爐鋼產量約7750萬噸,2021年新增投產的電弧爐產能合計1560萬噸左右,全年電爐鋼鐵產能達到了1.4億噸,再加上2023年新建和復產產能的完全釋放、老電弧爐的技改、產能利用率的提升,全年電弧爐鋼產量達1億噸歷史新高。
同時,近年來國內不少鋼廠為了符合達標排放環保要求、增加高爐、轉爐鋼材產量,在轉爐、高爐中都增加了廢鋼的使用量。2021年,國內轉爐新增廢鋼需求量約為1500萬噸左右。在環保限產季,“2+26”限產區域鋼企為了應對燒結限產和高爐限產,采取增加轉爐廢鋼添加量的方式來增產。2021年,國內44家大中型鋼廠100噸以上轉爐生產廢鋼單耗為118.2公斤/噸鋼,較2023年底增長16%, 100噸以下轉爐廢鋼單耗的增幅則更為明顯。分區域看,與2023年底相比,華東、西北地區主要鋼廠的轉爐廢鋼單耗量基本沒有增長,但華北和西南地區增幅明顯。
煉鋼工藝 “鋼進煤退”,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更加明顯
《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3年)》指出: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按照綠色可循環理念,注重以廢鋼為原料的短流程電爐煉鋼的發展。2024年,鞏固鋼鐵去產能成果,重點由全國性總量壓減轉向結構性優化調整。工信部提出鼓勵高爐—轉爐長流程企業轉型為電爐短流程企業,重點在有環境容量,有市場需求,有廢鋼資源,鋼鐵產能相對不足的地區有序引導電爐短流程煉鋼發展,最終形成合理的鋼鐵長、短流程布局結構。
可以預見,隨著我國“長流程”煉鋼向“短流程”煉鋼的轉換及節能環保的需要,電弧爐煉鋼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再加上我國廢鋼鐵資源和電力能源的逐步豐沛,電弧爐短流程工藝將受到越來越多地關注。
同時,隨著環保法實施和環境督查力度的不斷加大,全國各地碳排放交易系統的建立都為鋼鐵企業“多吃廢鋼少吃鐵礦石”創造條件。在鐵水供應量相同的條件下,通過轉爐多加廢鋼,可以使鋼產量增加的同時,工序成本、人工成本不增加,環保壓力降低,噸鋼邊際效益可以達到600元~800元。
煉鋼工藝“鋼進煤退”對噴吹煤市場的影響預測
隨著煉鋼工藝“鋼進煤退”的趨勢延伸,短流程生產的粗鋼替代鋼廠以鐵礦石為原料,焦炭噴及噴吹煤為燃料生產的長流程粗鋼量將與日俱增。鋼廠生產焦煤、焦炭及噴吹煤、燒結煤的需求將快速觸頂下滑;煉鋼企業產能重新布局,噴吹煤市場或將由高度集中轉為區域合理分布,此或將引煤企對重新布局后噴吹煤市場的爭奪。
注:文章內的所有配圖皆為網絡轉載圖片,侵權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