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情況是,正是由于美國修改了行業法規,自愿向中國轉移專業技術和知識產權,以及沒有實施產業政策才使中國最終后來居上壟斷了稀土市場。
在今年9月底,美國總統特朗普頒布了一項行政令,該行政令相當于一項誓要終結中國稀土霸權的總動員令(稀土是應用在許多高科技設備中的金屬和合金)。現在是到了立即行動的時候了。中國控制稀土資源開發已經導致美國各行各業(比如,醫學成像行業)、各種技術和眾多工作機會向中國轉移,在此過程中,美國的國防工業供應鏈受到了重創。
中國并非從一開始就掌控著稀土產業。實際上,在1980年以前,全世界99%的重稀土都不過是美國在開采鈦、鋯和磷酸鹽礦石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實際情況是,正是由于美國修改了行業法規,自愿向中國轉移專業技術和知識產權,以及沒有實施產業政策才使中國最終后來居上壟斷了稀土市場。
稀土 圖源:新華網
回顧一下美國及別國將稀土產業拱手讓人的往事,或許可以幫助美國思考一下該如何重振本國的稀土產業,不再受制于人。
美國稀土霸權的衰落始于1980年,當時美國核管理委員會(NRC)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修改了核武器原材料的定義(泛指含鈾或釷元素的材料)。在此前,這些重稀土副產品并沒有被視作是核材料,也就是說它們是可以被輕易出售和加工成高價值材料的。但在核材料的定義被修訂后,它們忽然就受到了審批、監管、處理和擔責法規的廣泛約束。考慮到附加的成本和責任,美國和其他原子能機構成員國最終選擇不再生產和提煉稀土。
而另一方面,中國當時不受國際原子能機構法規的限制,因為它只是該機構的觀察員,而非成員國。中國可以接力美國進行稀土生產和處理。
同時,西方國家向中國轉移相關技術也有助于中國掌控稀土產業。在20世紀80年代,就在美國和其他原子能機構成員國都在忙于限制本國的稀土產能之際,美國國會給予了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由此,中美兩國之間貨物、知識和科技交流的大門被打開。
在此后多年,美國、日本和法國的公司向中國轉讓了本國的精煉和冶金技術知識產權,再加上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寬松的環保法規和大量的政府補貼,這一切都降低了稀土的生產成本。
中國在掌握了這些技術后,立即將它們應用到生產中。
世界各國獲得的稀土知識產權數量 圖片來源:PatentManiac
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為稀土技術申請國際專利的國家,而中國直到1983年才申請了第一項稀土專利。但中國在一系列國家產業政策的指導下,建立了五個資金充裕的國家級稀土實驗室,用以挽回自己失去的時間。(相比之下,美國只有一個國家級實驗室,即埃姆斯國家實驗室,而該實驗室的稀土研究工作也是時斷時續。)在專利注冊數量方面,中國于1997年超越美國,而且據估計,到了2024年,中國所擁有的稀土技術專利數量將超過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專利數量之和。
同時,中國還能調整其產業政策,開始重點關注稀土價值鏈的上端;中國生產或控制著全世界稀土產量的70%多,并將全世界80%多的稀土提煉成混合氧化物,從90%以上的稀土中分離出單類元素。中國和中國控制的企業生產了全世界99%以上的各種所謂新稀土金屬(從原礦石中提取)。
由于稀土的大部分經濟價值來自于其蘊含的金屬、合金和磁體(它們都是支持現代科技發展的材料),因此中國現在將開采礦石的臟活轉移給了其它國家去做,包括緬甸、越南、布隆迪和美國這些國家。中國的新戰略是保護本國環境,保留本國資源,并營造一個高度競爭的供貨形勢。
與中國在稀土產業的迅猛動作相比,美國已經超過10年不具備基本稀土金屬生產能力。日本也在2021年結束了生產。而中國在控制了生產后又反過來強迫外國科技公司將它們的專利技術和制造能力轉移到中國。也許更糟的是,根據一項晦澀的關鍵材料法,即《美國法典》第10章第2533b條之規定,中國的稀土基本金屬已被應用到美國國防工業長達15年之久。該法原本是為了確保“關鍵材料”在國內生產,而這些關鍵材料則被定義為各種磁體和合金材料。但即使是美國制造的磁體和合金也要使用中國產的基本金屬,這就意味著美國軍方仍然全面依賴中國來制造本國的武器系統。
在2024年,特朗普政府首次采取切實措施改正這個問題,他們首先修訂了1950年發布的《國防生產法》。此次修訂的后果就是,美國內政部在其它機構的配合下重新明確了關鍵材料的含義,將關鍵材料追溯至原產地而非合成地。此舉迫使五角大樓一改其長期做法,開始停止在美國國防工業內部直接或間接的使用中國產稀土金屬。
最近,美國政府還頒布了一項新的行政命令,要加快制訂與稀土和其它關鍵材料生產相關的公共政策。同時,包括五角大樓和能源部在內的多個政府部門都在積極尋求立法,加快投資開發國內產能。它們的計劃包括提供政府補貼和向私營企業注入研發資金。在漫長的過去十年,美國民間資本投入重金挑戰中國稀土霸權都沒有成功,現在政府終于匆忙行動起來。自2010年以來,美國有超過400家創業公司都在稀土開采行業創業失敗,現在華盛頓終于開始考慮要如何平衡這場不公平的競爭。
美國國會最近出臺了一項提案——“稀土重歸本土法案”,該提案由德克薩斯州共和黨參議員特德?克魯茲(Ted Cruz)于今年春天提出,提案建議美國政府可以直接向金屬材料和磁體制造商提供大規模補貼,以便使稀土在美國國內生產。然而,這種使用補貼的方式只會搞亂稀土采煉業,因為礦業公司都將受制于中國強大的全球定價權。進行自給自足式的采礦生產、鉆環保法規漏洞,通過破產規避責任都將成為常態。向礦業公司和精煉企業提供補貼可能只會造成更嚴重的效率低下和價格扭曲。這一招也無法對付中國的價格操縱和亞非地區新出現的低成本生產商。
另一項舉措是共和黨參議員馬可?魯比奧去年提出的《REE-Coop21世紀制造業法案》。此舉是建議美國開始使用高價值稀土。在歷史上,高價值稀土是很多礦石的副產品,在1980年行業法規修改后,這些礦石現在是被直接處理掉。這些資源應送往私有、私營和民間出資成立的稀土生產企業進行處理,這些企業是專為美國和別國需要稀土的科技公司生產稀土。這種合作模式可以將大量稀土資源直接輸送到終端用戶手中。
私營企業沒有政府補貼就活不下去的歷史也證明盧比奧的提案可能更切合實際——特別是該提案從根本上解決了美國失去稀土霸權的一大成因。盧比奧的計劃很可能使美國稀土產業重回正軌。來源: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美國“外交政策”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