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最大的鋼鐵生產商日本制鐵日前宣布將削減產能約10%,此舉預計將減少約1000萬噸的進口鐵礦石需求。
除此前計劃關停的三座高爐外,日本制鐵計劃再次關停一座高爐,這是該公司在中國鋼鐵產能擴大的情況下為應對日本產能過剩做出的的最新舉措。
該公司宣布將關閉其在日本西部廣島縣的Kure Works(久禮鋼廠)。目前,該鋼廠大約有3300名工人。日本制鐵表示,還將在和歌山工廠閑置的一座高爐。該公司表示,該計劃將使其年產能減少500萬噸,并使收入減少約10億美元。500萬噸約占日本總產能的10%。
日本制鐵執行副總裁Akita Migita表示,該公司預計國內市場將萎縮,全球競爭將加速。他說,展望未來,日本制鐵在評估當前的產能過高后提出了該計劃。通過更具成本競爭力的設施整合生產并降低固定成本,預計每年將節省約1000億日元。
“中國生產商產能過剩,”負責企業計劃的執行副總裁明田昭夫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他們的產品現在正在國內消費,但是一旦中國的增長放緩并且這些產品流入全球市場,我們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日本制鐵并未將冠狀病毒的爆發納入其最新預測,因為目前尚不清楚其全面影響。它預計將對需求及其物流鏈產生一些影響。
日本制鐵還下調了截至3月份的全年收入和凈利潤預期。該公司預計凈虧損為4400億日元(約合40億美元,281億元),而此前的凈利潤為400億日元。
業內人士還稱,日本制鐵的鐵礦石主要來自于巴西,減產可能每年減少約1000萬噸的長途鐵礦石進口需求。
除直接對長途鐵礦石運輸市場帶來可能的影響外,此還被視為日本將面臨長期鋼鐵出口下降趨勢的一個重要跡象。與即將到來的東京奧運會相關的建筑工程對鋼鐵產量的短暫提振現在似乎也已經結束。
根據日本鋼鐵聯盟的數據,2024年日本的鋼鐵產量降至9920萬噸,10年來首次低于1億噸。
2012年,日本第一大鋼鐵生產商新日鐵和第四大生產商住友金屬完成合并,雙方合并后新的控股公司名稱為新日鐵住金。合并成功后,新公司粗鋼生產規模當時僅次于全球產量第一的、總部位于盧森堡的安賽樂米塔爾。
合并后,新日鐵住金發布2023年中期經營計劃,提出了應對當前及未來挑戰,面向2023年的五大發展舉措,即提供材料和解決方案,拓展全球業務,加強本國鋼廠制造能力,應用先進信息技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新日鐵住金認為,未來企業將面臨以下3個方面的挑戰:一是鋼材供需結構變化的挑戰,包括日本國內人口下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新興經濟體國家向自給自足方向發展;二是社會和產業結構變革的挑戰,包括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汽車業向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方向轉變等;三是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挑戰,包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建立循環社會等。
在海外市場拓展方面,新日鐵住金指出,要清醒認識到新興經濟體國家正在向自給自足發展這一事實,及時改變傳統的海外業務模式,在這些國家建立包括從粗鋼到最終產品整個流程的生產基地。目前,新日鐵住金已經在亞洲、北美、拉丁美洲地區建立了下游生產基地,近期與安賽樂米塔爾聯合收購埃薩鋼鐵公司,將成為其在印度市場的增長動力。
同時,新日鐵住金還將持續提高技術開發能力和生產率,增強成本競爭力。其中在提高技術開發能力方面,新日鐵住金計劃在2021年~2023年投入2200億日元(約合19.3億美元),重點在以下4個方面進行研發:一是開發高性能產品和解決方案,比如電動汽車、輕量化汽車用鋼、高耐腐蝕油井管等;二是研發碳減排和資源能源循環利用技術,比如COURSE50,二氧化碳捕集、存儲和利用技術;三是進行工藝創新,開發低質原料利用、廢鋼最大化利用等技術;四是加強對先進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
2024年4月1日,新日鐵住金更名為日本制鐵,當時就任社長的橋本英二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該企業經營方針表示:“基礎是制造力和銷售力,將強化在全球競爭中取勝的基礎是當前最大的課題”。
據了解,“日本制鐵”是70多年前新日鐵住金的曾用名。當時這家企業是1934年作為明治時期“殖產興業”(產業發展政策)象征而聞名的八幡制鐵所等合并后成立的,但在1950年被解散。關于公司名稱的變更,橋本英二當時介紹稱:“作為源于日本的制鐵公司,將在全球發展”。他還表示:“若考慮今后可能進行的業務重組,具有包容性的名稱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