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我最近做了一個有關過去30年全世界經濟主要情況的分析。我想首先給大家展示這張圖,藍色的曲線是我們過去30年的經濟產值增長,黃色和紫色分別代表貨幣發行總量和債務總量。
相應地,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也顯著提高。下面這張圖是世界銀行公布的。2000年的時候,日本在全球供應鏈中還很重要,而當時的中國規模影響還很小。但到了2023年,中國已成為全球供應鏈的中心節點之一,格局已有所演變。
除了世界的供應鏈中心隨著世界經濟貿易發展而發生轉移外,我國的外貿也有了系統的演變。在2008年之前已經是比較系統地在增長,參與到全球貿易的主鏈中了;但2008年之后實際上還是有些變化,外貿在我國經濟經濟中的占比有所下降。
當前外貿的大形勢還是穩定的,但未來面臨的國際形勢變化挑戰可能很大。這種挑戰也可能對產業結構有所沖擊。從全球來看,制造業在70年代的時候還占全世界經濟的26%,現在只有17%。
制造業逐漸下降伴隨著經濟發展的程度和服務業占比的逐漸提高,制造業相對降低也不是沒有道理。
但我認為制造畢竟還是一個最核心的基礎能力。至少要有足夠的食品加工能力,這個是最基本的立國之本,不是說我們不可以利用世界的供應鏈,但關鍵的時候還是要看自己是否有能力獨立完成制造。
剛剛那張是整體的趨勢,這張是世界五個最大制造國的制造業占經濟比重情況,近三十年來總體比例變化的大方向都是在下降。
而從更長期來看,剛才已談到的減排挑戰,政府已制訂了明確的達峰中和目標,即使按中間基準情形測算,對制造業的生產成本可能都會有進一步壓力,需要及早調整適應新要求。
最后再看一下中長期人口的挑戰,人口減速也有三種不同情形的估計,按基準來說,我們人口達峰可能與碳排放達峰是同步的,是疊加影響。因為人口逐步達峰轉為負增長也對未來發展影響很大。
首先勞動力的供給增長將變得更有限,其次達峰伴隨人口結構老齡化加速,將影響總需求規模及結構,這些對我們現有的實體經濟都可能產生巨大壓力,包括房地產、以及地產鏈條相關的制造業等都會隨著人口變化而受影響,畢竟人口是住房的基礎。
進而,由于住房在當前經濟結構中的地位,會傳導人口挑戰,進一步從各個方向影響到相關制造業。
最后簡單總結幾點,一個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長足進步,占據了重要的經濟地位。但當前也面臨新的國際形勢、減排要求及人口結構等環境變化,制造業要繼續提升還面臨很多挑戰。
我還想再強調一下,我們的產業體系還是要有一個系統科學的技術評估,到底我們的制造體系是怎樣的?我們的技術依賴關系?什么是核心技術?它們的相互之間的依賴關系?我們核心的技術攻關領域應包括哪些?我們其他有可能選擇的路線等等關鍵問題。
個人感覺這方面不夠系統,也沒有一個長效的機制。這么多復雜的問題不是一次就能解決的,需要執行過程中不斷反饋,按新情況不斷調整,需要建立系統的機制研究討論。
其實從更宏觀來看,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走向等問題,都需要建立一個比較體系化、長效化的討論機制,能不斷發現問題,發出警報,并組織相關各方參與討論,共同探討可能的幾個解決方案供最終綜合決策,這是很重要的。
另外產業提升也需要關注遵循市場規律。不能為了救急就不管基本的經濟規律、成本、收入測算。要對未來市場的可持續化發展方向做扎實有效的調研,并進行一個深入系統的分析論證。一切從市場需求出發。
過去覺得投資就是需求,但過去中國投資,重點是參與世界市場,那是因為咱們參與世界共贏,給別人生產的,大部分不一定是自己要用的。但是現在經濟體量已相當大了,必須變成真正的以自己為主的經濟循環了。
投資本身不是需求,最終市場需求才是真正的需求,投資是為了滿足這個需求而需要的一個必要成本。帶著這樣的概念去分析市場,就不難發現經濟怎樣發展才能持續持久。
即使極端假設,各方面環境惡化、市場更艱難,也需要辯證法看待問題。想救所有的企業,因為艱難大家日子都不好過;這時就需算一筆賬。現在我們比20年前、30年前、40年前的自我調整能力還是大大加強的。
假如說受影響1億人口,也就是1億人口需要調整崗位的話,1億人口平均基本消費2萬/年,這與100萬億的經濟體量比,可能還是可以承擔的。如果把思維放得更開一點,我們到底需要多少增長才合理,可能是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問題。
老百姓的真實需求,從衣食住行到住房養老,到底需要怎樣的規模和增長節奏,怎么來科學地計算設定經濟總體目標,平衡人們生活的全面發展才是核心問題。
總而言之,能夠讓老百姓的生活無憂,還能不斷有所提升,這應該是經濟發展的最好衡量和最終目標,謝謝大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