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當全世界都在關注進行太空旅行的幾位億萬富豪時,地球上的一項重大進展卻只吸引了少許注意力:上周五,期待已久的中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
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儀式于北京、上海、武漢三地同時舉辦,備受矚目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下稱“全國碳市場”)正式開始上線交易。
啟動首日的開盤價為48元/噸。很快,首筆全國碳交易已經撮合成功,價格為每噸52.78元,總共成交16萬噸,交易額為790萬元。
全國碳市場啟動以后,將通過價格信號來引導碳減排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全國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公司排放,推動綠色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
1
從表面上看,這個延遲已久的新系統看起來令人印象深刻。發電行業成為首個納入全國碳市場的行業。據黃潤秋介紹,全國碳市場第一個產業周期,我國發電行業重點開放單位共計2000多家,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45億噸。這也意味著我國碳市場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市場。
而且,這只是該計劃的第一階段。其他行業計劃將在尚未確定的時間間隔內包括在內,例如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主要用能行業。
但是,盡管我國的排放權交易體系(ETS)可能看起來與目前全球排放權交易的領導者歐盟的體系有些相似,但實際上卻大相徑庭,路透社報道認為,至少在中短期內,它可能對減少中國的碳污染無濟于事。
2
全國碳市場是否最終確實有助于中國實現到2060年凈零碳排放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今后的發展方式,以及監管當局是否改變其策略,以提高碳定價,來激勵投資行為和決策行為的改變。
但是,從目前的制度安排看,全國碳市場的運行方式并不一定意味著發電廠被迫限制污染,甚至會支付更多費用,以繼續排放二氧化碳。
雖然目前的第一階段涵蓋了2162家發電廠,但全國碳市場是根據發電企業前幾年的“碳強度”或每單位發電量和碳排放量來分配免費碳排放配額。
這與歐盟體系不同,在歐盟體系中,電廠運營商必須上繳與其實際排放量相等的排放許可證,如果他們沒有足夠的許可證,則必須在公開市場上購買。而在中國,政府根據發電廠的發電量發放許可證,這意味著更現代化、更高效的燃煤電廠實際上最終可能會獲得多余的許可證,從而有效地賦予它們負的碳價格。另一方面,效率較低的發電機可能會導致排放許可證的短缺。但即便如此,購買額外配額單位的成本也不會成為太大的經濟障礙。
有觀點認為,如果中國的碳交易機制沒有像歐盟的ETS那樣運作,隨著時間推移而減少碳排放配額總量和進行配額拍賣,那么,未來大幅的碳減排可能仍難以實現。
3
此外,當前中國碳市場的碳排放權交易價格遠低于歐盟。
據路透社報道,本周一,碳排放權許可證收于每噸 52.30 元(8.06 美元),略高于7月16日上海開盤時的48元開盤價。而周一歐盟ETS的現貨價格收于每噸 52.32 歐元(61.73 美元),這幾乎是上海市場價格的8倍。因此,全國碳市場的這個價格可能遠低于真正改變企業碳排放行為所需要的價位。
根據澳新銀行(ANZ Bank)估計,每噸人民幣36元的碳排放權交易價格只會令中國燃煤電廠的運營成本增加約5%。世界銀行(World Bank) 2016年的一份報告認為,如果要讓中國2030年的碳排放比該行的基線預期減少16%,那么,屆時的碳排放權交易價格需要提高到每噸人民幣157元。
多年來,國家的政策制定者一直試圖將投資從鋼鐵等高耗能行業引導至包含綠色技術在內的高科技行業,但真正的成果喜憂參半。把碳交易真正搞起來就是一個明顯的解決方案,但如果全國碳市場碳排放權交易的價格過低,顯然不足以迫使高排放企業主動轉向低碳發展的技術路線。
生態環境部在今年1月份發布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規定,重點排放單位未按時足額清繳碳排放配額的,最高僅處以人民幣3萬元(約合4630美元)的罰款。生態環境部在3月份進一步推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修改稿)》,其中規定,重點排放單位不清繳或者未足額清繳碳排放配額的,最高可處以人民幣50萬元的罰款。對于大型發電企業來說,這個罰款額可能還是太低了,但至少這個規定顯示出中國要朝正確方向發展的意愿。
即將面臨的一個考驗是,中國政府將多快允許真正的投機者參與碳排放市場交易,方式可能包括允許金融機構直接參與以及引入遠期合約等工具,正如一些地區試點項目已經做的那樣。這樣做,預料將會增加市場深度,但同時也可能推高價格并加劇波動。目前,發電企業只能在彼此間交易配額。我國要形成更加有效、流動、穩定的,具備廣度、深度與彈性的碳市場,需要建立更加多元化、規模化的參與主體。有關專家表示,多元化市場主體是指數量足夠多的不同風險偏好、不同預期、不同信息來源的市場主體,這樣才能形成公允的均衡價格。
4
芬蘭能源和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的首席分析師勞里·米利維爾塔 (Lauri Myllyvirta) 在最近的一條推特帖子中表示,中國的碳市場“設計方式可以具有強勁的價格和強勁的交易量……但仍然無法創造任何減少燃煤發電的激勵措施。”
為了讓碳排放交易制度得到更認真的對待并使其更有效,需要做兩件事:許可證需要變得更加稀缺,價格需要更高。
減少許可證的供應將有助于實現更高的價格,但風險仍然在于當前的全國碳市場,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體系,而更像是一種管理工具。
中國碳市場運作的好壞,可在很大程度決定了世界到底有多大機會減少發生最壞氣候狀況的可能性。這也可能最終成為中國和西方之間的一個關鍵問題。
如果美國和歐盟認為中國對解決排放問題的態度是認真的,可能有助于促使發達國家采取更積極的氣候行動,并為中國與歐美之間建立一種總體向上的關系打開更多空間。
Each Country's Share of CO2 Emissions
Published Jul 16, 2008 Updated Aug 12, 2020
迄今為止,相關各方可能有理由保持謹慎樂觀態度。中國的碳價格明顯過低,而且,石化、鋼鐵、航空等主要的能源行業何時納入體系尚沒有明確的時間表。這兩者都需要盡快改變。
氣候危機是全人類面臨的最大危機。緩和氣候危機,碳中和是關鍵路徑之一,碳中和的核心內容,就是減碳和固碳,而這正是需要通過碳市場的有效運行推動實現的主要目標。
全國碳市場的運作剛剛起步,目前還有很多制度、標準方面的配套措施處于摸索和試水階段,同時,由于國情的差異,我國的碳市場不可能完全照搬歐盟ETS的做法。在借鑒同行先進做法的同時,也期待我國碳市場能盡快摸索出適合中國特點的減排道路,盡早發揮碳市場在應對氣候危機方面的積極作用,為達成3060的目標提供更多動力。
2024年7月21日
寫于上海東鼎國際大廈B座3層
參考資料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7-21/doc-ikqciyzk6680478.shtml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column-russell-carbon-china/column-chinas-new-carbon-emissions-scheme-is-big-but-ineffective-russell-idUSL1N2OW07L
https://www.wsj.com/articles/chinas-carbon-trading-debut-is-a-mixed-bag-11626697387
-END- 來源:知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