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盛夏,中國汽輪機行業遭遇了生死存亡的巨變。
當時,我國原有轉子焊接技術水平已經遠遠落后于西方世界,生產效率無法滿足企業經營要求。其中包括異種鋼轉子焊接技術,迫于無奈只能從德國西門子進口,受制于他人。這意味著我們的企業每生產一根轉子,需要額外付出數百萬元成本。掌握異種鋼焊接自主核心技術迫在眉睫。
這一任務能否圓滿完成,關系著整個中國汽輪機行業發展的前景,意義非凡。
誰都沒有想到,挑起這個重擔的會是一個看似與焊接這個行業毫不相干的小女生。
因為一提到焊接這個工作,人們會想到龐大的機器、閃爍的電光、熾熱的工作環境,以及穿著一身臟衣服的工人,在大多數人眼里焊接就是被男性壟斷的崗位。
這位小女生的名字叫劉霞,她是上海電氣電站設備廠一名普通的焊接工程師。劉霞之所以會進入焊接行業本身也是無奈之舉,完全是由于高考調劑。由于分數不夠,她只能被迫錯過數學系,進入機械系學習焊接專業。那時候,她對焊接工作的唯一感覺只有一個字,就是土。對焊接所有的認知,便是馬路邊拿著黑面罩焊防盜窗的,沒有技術含量可言。
所以進入企業后,劉霞并不喜歡自己干的焊接工作,每天最怕的就是辦公室的電話響起。這意味著需要去車間幫助工人解決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技術問題。
這或許是歷史的選擇,這樣的狀態并沒有持續很久。隨著廠里的老前輩陸續退休,劉霞感覺到責任越來越重,她像個帶頭大哥一樣必須獨立扛起一些技術難題。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起始于一份責任,她也漸漸找到了焊接工作中的小樂趣,以及一份女同胞被工人師傅們認可的成就感。
在工作中,劉霞逐漸提高了技術,同時也找到了樂趣,從一名剛剛走出校門的弱女子,成長為焊接崗位上的一名女強人。另一方面,劉霞兼具了一些男工程師沒有的特質,劉霞并沒有女強人的高冷和梳離。嚴肅枯燥的工作內容也并沒有在她身上留下刻板無趣的性格烙印,她開朗隨和的性格,以及面對工作壓力時的積極樂觀,都是同事身邊的正能量。這也恰好是作為一位女同胞在焊接崗位上的優勢。
接到異種鋼轉子焊接攻關任務的劉霞,起初并沒有意識到困難程度,以為很快就可以解決問題。設計了一系列的試驗方案,然而在接下來的3個月里,質量總是無法達標,缺陷難以消除。她是團隊中年紀最大的,手下全是20歲出頭的小伙子,所有的壓力一下子都壓到了她的肩上。回到家滿腦子都是試驗樣品的X光片,就連做夢也都是氣孔缺陷成像的小黑點,一度開始出現掉頭發的現象。經過半年多的努力, 不間斷地每天一次實驗,終于在實驗過程中取得了成功。
終于到了在產品上應用的階段,這對于整個廠子來說都是歷史性的時刻。然而,在這種關鍵時刻她們卻犯了致命性的錯誤,她們的團隊不僅沒有確保產品質量,還把產品整個焊穿。劉霞以及她的團隊在現場都呆住了,說不出一句話。劉霞心里想的是這下真的完蛋了,可以說是無地自容,另一方面想著是不是得跳槽了呀,干不了了。現場管技術副總說的一句話:“技術創新肯定是有風險的,也是肯定會有失敗的,我們所有廠級領導不怪大家,怪只怪領導沒有給你們更多的時間去失敗。”聽到這句話,劉霞和他的團隊都潤濕了眼眶。
得到廠里如此大力的支持,又經過長達一年多的反復失敗和心理煎熬,劉霞終于帶領年輕的團隊克服了異種鋼轉子焊接這一難關。突破了國外的技術壁壘,擁有了自主知識產品,使得每根轉子可節約成本100萬元人民幣。第一根轉子生產下線后,劉霞在現場一直值守到半夜,回到家已經凌晨2點了。看著4張完美無缺的X光片,劉霞激動地熱淚盈眶,她感覺黑夜也照進了光明。
事實上,劉霞發明的異種鋼轉子焊接技術與西門子的技術完全不同,焊接質量與西門子同等,但效率遠遠超過了他們。西門子專家得知劉霞的成績后來上海參觀,劉霞問西門子專家:“It'good?”西門子專家的回答令劉霞心里一驚,“No good.”
接著又說:“It's excellent.”
劉霞陸續成功研發了超超臨界百萬千瓦汽輪機低壓轉子焊接、中性燃氣輪機、聯合循環汽輪機中低壓轉子技術等國家重大專項,成為行業內攻克尖端焊接技術的專家,獲得14屆中國年度經濟人物特別獎的教授級工程師,在首都北京與董明珠同臺領獎。
眾所周知,中國年度經濟人物的獲獎者多為企業家,技術人員相當少見,因此大家都覺得這次獲獎是國家對劉霞多年來科研成果的一次肯定。可是,劉霞在談及這個獎項時卻認為這是國家對整個制造業的肯定和鼓舞。
現在劉霞還在不斷地進行自我提升,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如今她又再次重返校園,在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為了兼顧工作和學習,她常常是北京上海兩地奔走,辛苦地求學并沒有讓她覺得辛苦勞累,相反對知識的渴求,讓她在頻繁的異地求學之路上收獲了內心的充實和滿足。
來源:工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