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丨新冠疫情下中國鋼鐵的機遇和挑戰
新冠疫情在中國逐步得到控制,但在全球呈現出爆發跡象,已經持續影響國際原油、大宗商品和金融市場,進而通過消費、投資和進出口等渠道導致世界經濟漸漸失去增長動力。疫情疊加“逆全球化”浪潮、世界經濟下行等多重因素,2023年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幾成定局,且衰退程度或將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
鋼鐵行業產業鏈條長、關聯產業范圍廣,全球化程度高,與世界經濟發展呈密切正相關趨勢。在疫情席卷全球之際,行業整體必然受到波及。我國鋼鐵行業是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之一,具有完善的產業體系,同時又是全球鋼鐵供應鏈的樞紐。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仍在不斷升級,我國面臨境外輸入型病例的壓力,給我國鋼鐵行業帶來諸多現實的外部挑戰。但是,與此同時,由于我國的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復工復產扎實有序推進,鋼鐵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截至北京時間3月27日7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突破52萬例,中國以外累計確診病例數超過44萬例。海外疫情全面升級,日度新增確診超過3萬例,全球199個國家地區出現新冠肺炎病例,幾乎殃及所有主要經濟體。其中,美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和法國等,仍未出現放緩跡象。意大利3月10日啟動全國性的“封鎖”,目前每日新增確診仍較多,防控措施的實際效果可能不太理想。美國確診病例連日來迅速增長,已連續4天單日新增病例過萬,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數據,截至北京時間3月27日7時,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8.2萬例,成為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3月26日美國公布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為328萬,是美國史上首次出現百萬級別的初請失業金數據(此前最高紀錄為1982年經濟危機時創下的69.5萬)。
從產業的影響看,疫情對第一產業影響較小。對產業鏈全球化的制藥、半導體、汽車制造等行業,以及強烈順周期的能源行業造成較大影響,特斯拉、福特、通用等多家歐美車企掀起停工潮;對旅游、交通運輸、餐飲等行業造成直接沖擊,近8周來主要國家航班數量下降了30%-40%。
從供應鏈的影響看,疫情短期影響了全球制造業和能源供應鏈的樞紐,如中國、日本、韓國、意大利、伊朗等,打亂了相關產業全球供應鏈,尤其是機電、半導體、運輸設備、化工以及礦物燃料等方面的供應。疫情在美國和歐盟全面爆發,進一步從資本和最終消費市場方面,對全球供應鏈產生沖擊。為阻止疫情擴散,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進入“封國”狀態,人員流動受限,跨國商品和服務流通幾近停滯。截至北京時間3月27日7時,已有至少58個國家宣布進入全國緊急狀態,占全球GDP比例超過65%(包括中國);140個國家宣布全國或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停學,占全球GDP的比例達95%;幾乎所有主要國家對美國和歐盟等,實行了旅行禁令或隔離管控措施。
隨著海外疫情全面升級和蔓延,各大國際機構紛紛下調全球經濟預期。3月18日標普全球預測,全球將陷入經濟衰退,2023年全球GDP增速僅為1.0%-1.5%。3月2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2023年經濟將出現負增長,預計2024年經濟會復蘇。當天國際金融協會本月第三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將負增長1.5%,其中發達經濟體將萎縮3.3%,新興經濟體將僅增長1.1%。澳大利亞、巴西、印度、中國和南非,是鐵礦石的主要生產國,占全球鐵礦生產總量78%。除中國外,其余4個國家還是鐵礦石重要的出口國,占全球鐵礦石出口總量的83%。2024年我國自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鐵礦石8.93億噸,同比下降2100萬噸;自南非、印度及其他國家進口鐵礦石1.76億噸,同比增加1600萬噸,基本上填補了對我國的供應缺口。疫情對澳大利亞和巴西鐵礦生產尚未產生明顯影響,同時巴西淡水河谷受潰壩影響的產能在陸續恢復。因此,澳大利亞和巴西鐵礦供應能力將小幅增加。中國及其他國家鐵礦供應小幅下降。相關協會預計,2023年中國鐵精粉產量小幅下降至2.6億噸。南非出口的鐵礦主要來自英美資源集團的Kumba礦區,其中約60%出口到中國,3月23日南非宣布為期21天的全國封鎖,預計影響鐵礦出口約247萬噸。印度近年來國內需求不斷增加,預測2023年印度出口全球及我國的鐵礦石將有小幅回落。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需求國,約占世界鐵礦石消耗量的60%;其次是日本、韓國、德國和美國,合計占12.5%,其他國家對鐵礦石市場影響很小。據世界鋼鐵協會統計,2023年1~2月全球共計產鐵2.2億噸,同比增長0.78%,其中海外生鐵產量同比降低2.4%。受疫情影響較嚴重國家的生鐵生產情況詳見表1。
2023年前兩個月,中國生鐵產量同比增長3.1%。隨著全球疫情的惡化,3月份及以后下游市場需求減少的影響將逐步顯現,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預測,全年生鐵產量7.45億噸,同比下降8%。2024年日本生鐵產量同比下降3.1%。雖然之前日本對疫情控制得較好,但隨著國內外市場需求降低,鋼材出口將受到較大影響。日本制鐵已關閉500萬噸產能的吳鋼廠,合并停產4座高爐。韓國浦項制鐵已開始對1座4600m3高爐大修,預計6月初恢復生產,短期影響生鐵產量約7%,不排除中遠期再實行減產計劃。2024年歐盟生鐵產量同比下降4.2%,今年1~2月份,歐盟經濟增長預期不佳,繼續延續了下降趨勢,同比下降9.8%。疫情爆發后又導致多家汽車制造企業停產,未來生鐵產量和鐵礦石需求將進一步下降。2024年美國生鐵產量同比下降7.6%,2023年1~2月產量繼續大幅下降12.8%,美國疫情影響還在不斷擴大,預計生鐵產量和鐵礦石需求量將延續下降態勢。國內疫情對煉焦煤生產影響已基本消失。國內煤礦的陸續復產,保障了市場主要供應,國內除湖北省,基本達到去年同期生產水平。澳大利亞、蒙古、俄羅斯等煉焦煤主要出口國受疫情影響較小,煤炭供貨充足。受疫情、環保及原料供應偏緊等因素制約,2023年1~2月國內焦炭生產出現大幅下滑,焦炭產量7064.1萬噸,同比減少5.5%。預計全年焦炭產量約4.7億噸,同比減少6.6%,對應煉焦煤(精煤)需求約5.8億噸。同時,煉焦煤進口國日本和韓國受疫情影響,后續煉焦煤需求也將減少。因此,煉焦煤需求整體會下滑,價格下滑壓力也較大。鋼鐵工業以長流程為主,全球平均電爐鋼產量占比約30%。在疫情影響下,長流程需要連續生產,停產的可能性較小,部分企業可能會由于原料供應不足和下游市場萎縮進行一定幅度減產。根據世界鋼協數據,2023年1~2月全球粗鋼產量同比增加1.0%,其中海外粗鋼產量同比減少1.8%,世界主要產鋼國粗鋼生產受疫情影響見表2。
疫情對世界鋼鐵工業鋼鐵生產的影響有限,十大產鋼國中僅德國鋼鐵生產受影響較大,其2023年1~2月粗鋼產量同比下降10.9%。此外,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鋼鐵生產受到較大沖擊。日本、英國和印度等疫情尚處于增長階段,短期影響尚未顯現。美國、法國等疫情嚴重地區有可能隨時采取嚴控措施,特別是短流程鋼廠將面臨停產的風險。總體而言,疫情對世界鋼鐵生產的影響總體可控,粗鋼供給能夠保證。疫情對鋼鐵下游行業及其鋼材消費具有重要影響,不同行業影響程度也有所差異。建筑行業短期影響較大,中長期將產生較大補償性需求。疫情期間部分建設項目停工停建,尤其是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多數停工,春節后開工復工有所推遲,全國各建設項目復工較往年明顯延后,從短期來看,建筑行業需求下降較為明顯。但考慮氣候和節假日因素,歷年春節前后,我國建筑行業整體需求較為疲軟,北方工地普遍處于停工狀態,一定程度上減弱了疫情對市場的影響。從中長期看,當前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空間充足,經濟具有較強韌性,逆周期調節政策可有效刺激經濟,如央行2月3日開展的1.2萬億逆回購政策,市場反饋明顯。疫情結束后,以公路、港口碼頭等為代表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以5G基站、特高壓、城際軌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為代表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將補償性釋放,有效帶動鋼材市場需求加速增加。機械行業短期影響較大,全年將呈小幅下降態勢。機械制造企業整體復工推遲,短期各產品產量下降明顯,一季度鋼材消費將受到較大影響。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1~2月重要的機械設備,產量下降幅度較大的有:小型拖拉機、中型拖拉機和金屬切削機床,分別同比下降48.4%、44.1%和44.6%,產量同比去年接近腰斬;下降幅度最小的是水泥專用設備,同比也下降了10%。從中長期來看,隨著疫情得到逐步控制,復工復產達產進度逐日加快,機械行業旺季將順勢后延。同時,隨著國家擴大終端消費、穩定制造業投資、提升產業基礎能力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將對行業的穩增長和產業升級起到推動作用。總體來看,疫情對機械行業全年影響較為有限,預計2023年機械行業鋼材消費量將呈小幅下降態勢。汽車行業影響嚴重,全年鋼材消費可能下滑。本次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生產端和消費端。短期來看,疫情導致主機廠、配套的零部件供應商均延遲復工,汽車產量下降。消費端4S店大都選擇歇業,銷量下滑不可避免。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1-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4.8萬輛和223.8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45.8%和42%。長期來看,疫情解除后原有需求會逐步釋放,還將引發部分無車家庭購買欲望。2月16日《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隨即商務部及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行業復工復產和激活市場創造條件。但由于湖北省是我國重要的汽車零部件和整車生產區域,周邊廣東、上海、重慶等汽車工業發達區域受疫情影響較重,汽車工業發展放緩,將直接影響全國甚至全球汽車行業的走勢和產量。綜合來看,全年汽車產量下滑態勢不可逆轉,鋼材消費也將隨之下降。能源行業短期影響有限,全年鋼材需求有望反彈。從電力工程建設來看,受疫情影響,電網建設工程、城鄉配網工程推遲復工,電力設備采購及開標延期,疫情對電力行業短期有一定影響。從長期看,在疫情解除后,電網投資將加速釋放,對全年投資影響相對有限,鋼材消費變化也相對有限。在石油天然氣方面,企業開工復工推遲,導致石油天然氣消費需求短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工業、交通運輸、終端需求正逐步恢復,石油天然氣市場需求或將迎來恢復性反彈,帶動鋼材消費回升。家電行業短期需求基本停滯,全年下降趨勢較大。受疫情影響,我國家電企業節后復工推遲,家電線下銷售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線上銷售也遭遇物流運輸難、上門安裝難等因素制約,訂單有所減少。短期來看,疫情對我國一季度家電行業生產、銷售產生較大影響。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2月四大家電產量大幅下降,其中冰箱產量同比下降37.4%,空調下降40.2%,洗衣機下降20.2%,彩電下降26.6%。長期來看,疫情解除后,家電行業的生產經營將很快恢復正常。疫情主要是將家電購買需求發生的時間點推后,全年需求總量受影響有限。并且家電產品中主要是白色家電消費鋼材較多,白色大家電中空調、洗衣機、冰箱等銷售旺季主要在二三季度,總體來看,國內家電市場受疫情影響有限。但由于我國家電行業出口量較大,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對家電出口必然產生影響。綜合來看,全年家電產品產銷下降趨勢較大,鋼材消費將有所下降。造船行業處于下行周期,短期指標仍有亮點。近年來,全球航運市場總體處于低位徘徊,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航運市場仍處于運力嚴重過剩的不利局面。疫情導致全球貿易萎縮、需求減弱,進一步影響國際航運市場投資心理與預期。我國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船舶訂單量同比下降,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統計,1-2月全國造船完工同比下降26.7%,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同比下降5.7%。但由于日本、韓國、意大利受疫情影響,訂單和產能均在下降,我國新承接船舶訂單同比增長,1-2月我國承接新船訂單同比增長41.4%。綜合考慮,由于行業整體處于下行周期,國際新船需求持續處于較低水平,鋼材消費量整體降低。綜上,受疫情影響,我國鋼材消費量將下降,尤其是一季度建筑、機械、汽車、造船等行業消費將明顯下降。隨著疫情在國內得到有效控制,各行業復工復產穩步推進,鋼材消費將快速釋放,但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逐步蔓延,對我國經濟恢復發展也將產生一定影響。綜合考慮,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預計,2023年我國鋼材消費量約為8.5億噸,同比下降約5.0%。美國、意大利、德國、伊朗、韓國、日本等六國是鋼材消費大國,從歷年消費來看,六國鋼材消費總量占全球除中國外的鋼材消費總量的35%。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擁有多元化的經濟結構,重點產業包括汽車、飛機制造、電信、化工、電子和計算機。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擁有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13家企業巨頭,汽車年產量1700多萬輛,僅次于中國。隨著疫情在美國的爆發,豐田、日產和本田在3月18日晚間宣布暫停在美國的生產;通用、福特、FCA美國三大巨頭正式宣布3月20日起暫時關閉北美地區所有工廠,復工時間待定;特斯拉宣布3月24日起在美國的兩家工廠停產;至此,美國境內絕大多數汽車工廠已經停產停工。此外,疫情對美國建筑業也產生了較大沖擊。美國政府估計疫情在7、8月或更遲結束。綜合來看,美國全年鋼材消費下降已成定局。意大利產業結構以服務業為主,2021年工業占GDP比重僅為24.1%。在工業產業中,航空、航天是其優勢特色產業,多項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機械設備產業位居全球第4位(歐洲第2位),年產值約占GDP的2.5%;汽車產業也是意大利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意大利并未要求工業企業停工,但部分車企受零部件供應和終端銷售影響,被迫停產。隨著疫情的發展,不排除后續有大量機械、汽車制造企業停工停產的可能。德國疫情正處于爆發期,疫情對國內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正日益凸顯。德國作為制造業強國,汽車、機械設備、電氣工業是德國三大支柱產業,三大產業銷售額占GDP比重達到25%。其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是德國第一大支柱產業,銷售額占GDP比重約12.5%。受疫情沖擊,德國三大汽車制造商大眾、戴姆勒、寶馬均已宣布在歐洲停工,保時捷也宣布暫時關閉德國兩工廠,福特汽車在德國科隆和薩爾路易的工廠即將停產。隨著疫情的擴散,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工廠被迫停工,德國制造業面臨較大壓力,預測全年鋼材消費將呈現明顯下降趨勢。伊朗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中東國家。油氣產業是伊朗第一大支柱產業,石油工業對GDP的貢獻約為13.5%;汽車產業是伊朗第二大支柱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0%。受疫情影響,伊朗主要汽車制造商Khodro公司停止了所有工廠的生產活動。伊朗的許多鄰國和貿易伙伴關閉邊境后,該國非石油出口產生較大打擊。同時,受美國經濟制裁影響,限制了伊朗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在制裁和疫情雙重疊加影響下,伊朗油氣產業、制造業均將受到較大影響,預測全年鋼材消費將大幅下降。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部分產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汽車、鋼鐵、機床、造船和機器人產業等。日本機床產業產值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日本還是世界最重要的造船強國之一,造船完工量僅次于中國。目前來看,由于日本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對制造業總體影響不大,并未出現大規模停工停產現象。但在奧運會被宣布推遲后,確診病例增速加快,不排除隨時采取工廠停產措施。綜合來看,此次疫情短期必定對全球鋼鐵需求造成較大影響,全球主要鋼材消費國均將受疫情影響導致本國鋼材消費下降,最終受疫情影響程度仍取決于疫情持續時間。疫情結束后,各國多會采取措施恢復經濟發展,拉動鋼材消費增長。初步判斷,2023年全球鋼材消費將下降至16.0億噸,同比下降約9.1%;其中,除中國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鋼材消費量將降至7.5億噸,同比下降13.3%。如果海外疫情進一步失控,影響面繼續擴大,全球鋼材需求仍將會下滑。鋼材貿易多方交織纏繞,涉及直接貿易和間接貿易,疫情全球范圍蔓延,重災區貿易國難以獨善其身。截至北京時間3月27日7時,全球新冠確診人數前十位的國家是美國、中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伊朗、英國、瑞士和韓國(簡稱“十國”)。根據世界鋼協數據,十國粗鋼產量約占全球粗鋼產量70%。直接貿易方面,2021年十國鋼材直接貿易占全球37.2%,其中,出口1.9億噸,占全球41.5%;進口1.5億噸,占全球32.9%。中國主要出口東南亞、韓國、歐洲等地,出口貢獻度15%。韓國、德國、意大利、法國也都是鋼材出口大國。進口方面美國貢獻度最大,為7.1%,對海外依存度較高。德國、意大利、韓國、法國和中國同樣是進口大國。間接貿易方面,2023年十國鋼材間接貿易量達到3.29億噸,占全球間接貿易48.9%。其中,出口1.96億噸,占全球58.5%;進口1.32億噸,占全球39.4%。中國、德國、韓國和美國是間接出口大國,家電、汽車、機電設備出口量大;美國、德國、法國和英國是間接進口大國。2024年受巴西尾礦庫潰壩和澳大利亞颶風影響,鐵礦石價格大幅波動,從年初的70美元/噸左右,最高漲至近120美元/噸。全年進口均價增長約24美元/噸,在進口總量保持穩定的同時,進口金額同比增長33.6%,擠壓鋼鐵行業利潤空間,對我國鋼鐵行業的穩定運行產生了較大影響。2023年春節以來,受疫情、主要供應國季節性天氣因素及金融資本因素疊加影響,鐵礦石價格再次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并出現與鋼材價格變化趨勢背離的狀況。在鐵礦石供應整體呈寬松的趨勢下,鐵礦石價格維持高位,出現違背供需基本面的變化趨勢,嚴重擠壓鋼鐵行業利潤空間,再次凸顯目前的鐵礦石定價機制的不完善,也反映了鐵礦石貿易定價的過度金融屬性。2015年我國鋼材直接出口達到1.1億噸峰值,之后經歷連續4年下降,2024年鋼材直接出口總量已降至6429.3萬噸。疫情發生以來,海外對中國疫情擔憂導致部分訂單取消,同時我國鋼材主要出口目的地——亞洲和歐洲疫情均較嚴重,鋼材出口形勢繼續大幅下滑。據海關統計,2023年1~2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781.1萬噸,同比下降27.0%,出口總值同比下降15.9%。鋼材間接出口方面,我國每年隨著機電產品間接出口鋼材接近1億噸,疫情短期內對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等重點用鋼領域均造成了較大影響,間接出口形勢同樣面臨極大挑戰,目前影響還難以評估。兼并重組是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產業結構分散、產業集中度低的弊端日益突出,尤其在行業秩序、原料保障、科技創新等方面無法真正形成合力。當前鋼鐵行業正處在兼并重組的窗口機遇期,特別是疫情影響下,行業經營效益大幅下滑,部分企業已經出現周轉資金緊張。實踐證明,周期性行業在低谷期往往會出現大面積的洗牌重組,行業低迷將重新喚起部分鋼鐵企業的重組意愿,國家倡導多年的兼并重組進程有望加快。
疫情期間,鐵礦石價格的異常波動促使鋼鐵行業的安全供應保障體系建設提上日程。鋼鐵行業要重視原料保障體系建設,包括原料供應來源、供應渠道、供應方式、運輸方式等,力爭多元化,分散供應風險。同時,要堅定不移實施國際化戰略,在政策宏觀引導下,考慮產業鏈“橫向協同一體化”和“縱向協同國際化”,實現兩種資源中全球資源供給的多元、安全和穩定,推動西非鐵礦供應基地建設,分散供應風險。要抓住契機,積極推動鐵礦石定價機制的改革和完善,保障鐵礦石價格體系平穩、合理運行。鋼鐵行業是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的先行者和重要實踐者,國內優強企業優勢產能不斷展現國際產能合作的新高度,不完全統計,產能合作規模約1600萬噸。特別是2023年3月敬業集團正式完成對百年英鋼的收購,加上之前河鋼成功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鐵廠,以及青山集團印尼鎳鐵項目,廣西盛隆冶金馬中關丹工業園350萬噸聯合鋼鐵項目,中國一重-德龍鎳業印尼鎳鐵不銹鋼項目等海外鋼鐵項目進展順利,有效滿足了項目所在國、所在區域的市場需求,提高了合作國家和地區的工業化水平,也實現了企業自身的轉型升級,大幅提升了企業的國際化程度。我國鋼鐵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國際化是必然路徑。疫情危機全球發酵,鋼鐵企業推進國際并購的機會將增加,冶金工程技術、成套裝備、配套設施、標準規范等迎來國際化發展機遇期。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深度變革的時代背景下,鋼鐵企業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努力打造成具備管理示范性、技術引領性、產品穩定性、服務品牌性、人才吸引性等世界一流鋼鐵強企。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推動我國鋼鐵行業實現動力換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尤其是當前疫情全球蔓延,產品進口、技術引進、人員交流等受到巨大沖擊,鋼鐵行業應以此為契機,主動打破“等、靠、買”的慣性思維,從完善創新體系、營造創新生態等方面入手切實提高我國鋼鐵行業的創新能力。一方面,堅持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完善企業創新體系建設,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鋼鐵行業創新發展。另一方面,應充分發揮基礎原材料的支撐作用,充分調動產業鏈上下游創新資源,營造產學研用為一體的創新生態,協同創新推動高鐵列車車軸、車輪、軸承、高磁感取向硅鋼等關鍵產品實現技術突破與產業化應用,實現產業鏈協同創新。我國鋼鐵行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工藝裝備和生產技術,為產品出口提供了客觀條件,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的快速增加,為鋼鐵企業打造國際品牌,提升中國鋼鐵企業的影響力創造條件。同時,鋼鐵企業的服務意識已普遍增強,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也有所提升,鋼鐵企業已經與國外鋼材貿易商建立穩固合作關系,中國寶武等優秀鋼鐵企業在海外建立鋼材加工配送中心并可提供EVI服務,河鋼集團通過控股瑞士德高,擴大河鋼集團的國際客戶群體。此外,我國鋼鐵企業重視打造好品牌,讓品牌成為拓展國外市場的利器,在目標市場提升品牌的認知度、忠誠度和美譽度,擴大自主品牌出口。未來,以服務化、品牌化助力鋼鐵外貿出口,必將是中國鋼鐵企業重要立足點。疫情防控期間,智能化水平成為企業可否復工的一個關鍵因素,同時對企業在生產組織和管控方面也有重要影響。鋼鐵行業應以此為契機,抓緊做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工作,緊隨世界科技發展趨勢,以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行業賦能,深度推進兩化融合,補齊生產過程自動控制系統、鋼鐵定制化智能制造、智能化硬件等方面的短板,切實提高我國鋼鐵行業的集成創新能力,不斷強化供應鏈協同,增強全鏈條抗風險能力。
(本平臺"常州精密鋼管博客網"的部分圖文來自網絡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技術信息。我們尊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出處望請諒解,敬請聯系主編微信號:steel_tube,進行刪除或付稿費,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