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及鋼帶表面不得有氣泡、結疤、拉裂、折疊和夾雜,鋼板及鋼帶不得有分層。6.5.2鋼板及鋼帶表面允許有薄層氧化鐵皮、鐵銹、由于氧化鐵皮脫落所形成的不顯著的表面粗糙和高度不超過厚度公差之半的其它局部缺陷?;y應完整無損?;y上允許有高度不超過厚度公差之半的局部、輕微的毛刺。表
-
6.6.3對于鋼帶,由于沒有機會切除帶缺陷部分,因此鋼帶允許帶缺陷交貨,但有缺陷的部分不得超過每卷總長度的6%6.7表面結構表面結構為麻面(d)時平均粗糙度ra按0.6μm<ra≤1.9μm控制,表面結構為光亮表面(b)時平均粗糙度ra按ra≤0.9μm控制。7檢驗和試驗7.1鋼板及鋼帶的外觀用肉眼檢查。7.2鋼板
-
準寶鋼標準超聲檢測超聲探傷食品級不銹鋼201202301gb9684430446410420440粗糙度儀民營鋼鐵民營鋼廠德龍鋼鐵鐵本海鑫鋼鐵德龍集團雙相組織posco鐵38crmoal崩邊氣體滲氮鋼鐵發展煉鋼歷史煉鋼工藝轉爐煉鋼平爐煉鋼貝塞默爾歐標en10305-1en10305-2en10305-3en10305-
-
、c、d、e、f、g、h、k、n、t標尺)gb/t2523-2008冷軋金屬薄板(帶)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數的測量方法gb/t2975-1998鋼及鋼產品力學性能試驗取樣位置及試樣制備q/bqb480全工藝冷軋無取向電工鋼帶3分類和代號鋼帶的牌號及用途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
-
7.5鋼帶應按批驗收,每個檢驗批應由不大于25噸的同牌號、同規格、同加工狀態的鋼帶組成。7.6對于拉伸、杯突和粗糙度試驗,如有某一項試驗結果不符合標準要求,則從同一批中再任取雙倍數量的試樣進行該不合格項目的復驗。復驗結果(包括該項目試驗所要求的所有指標)合格,則整批合格。復驗結果(包括該項目試驗所要求的所有指標)即
-
7.5鋼帶應按批驗收,每個檢驗批應由不大于25噸的同牌號、同規格、同加工狀態的鋼帶組成。7.6對于拉伸、杯突、硬度和粗糙度試驗,如有某一項試驗結果不符合標準要求,則從同一批中再任取雙倍數量的試樣進行該不合格項目的復驗。復驗結果(包括該項目試驗所要求的所有指標)合格,則整批合格。復驗結果(包括該項目試驗所要求的所有指
-
4金屬洛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試驗方法(a、b、c、d、e、f、g、h、k、n、t標尺)gb/t2523-2008冷軋金屬薄板(帶)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數的測量方法gb/t8170-2008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q/bqb400冷軋產品的包裝、標志及檢驗文件q/bqb401冷連軋鋼板及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
-
4金屬洛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試驗方法(a、b、c、d、e、f、g、h、k、n、t標尺)gb/t2523-2008冷軋金屬薄板(帶)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數的測量方法gb/t8170-2008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q/bqb400冷軋產品的包裝、標志及檢驗文件q/bqb401冷連軋鋼板及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
-
裝、標志及質量證明書q/bqb401冷連軋鋼板及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iso6508-1-1999金屬洛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試驗方法saej911-1998冷軋鋼板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數測量方法3分類和代號3.1鋼帶的用途和代號按表1的規定。表
-
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gb/t2523-2008冷軋金屬薄板(帶)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數的測量方法gb/t2975-1998鋼及鋼產品力學性能試驗取樣位置及試樣制備gb/t4336-2002碳素鋼和中低合金鋼火花源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方法(常規法)gb/t5027-2007金屬薄板和薄帶塑性應變比(r值)試驗方法gb/t5028
-
-2002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gb/t2975-1998鋼及鋼產品力學性能試驗取樣位置及試樣制備gb/t2523-2008冷軋金屬薄板(帶)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數的測量方法gb/t4336-2002碳素鋼和中低合金鋼火花源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方法(常規法)gb/t5027-2007金屬薄板和薄帶塑性應變比(r值)試驗方
-
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gb/t2523-2008冷軋金屬薄板(帶)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數的測量方法gb/t2975-1998鋼及鋼產品力學性能試驗取樣位置及試樣制備gb/t4336-2002碳素鋼和中低合金鋼火花源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方法(常規法)gb/t8170-2008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gb/t20066
-
2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gb/t2523-2008冷軋金屬薄板(帶)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數的測量方法gb/t2975-1998鋼及鋼產品力學性能試驗取樣位置及試樣制備gb/t4336-2002碳素鋼和中低合金鋼火花源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方法(常規法)gb/t5027-2007金屬材料薄板和薄帶塑性應變比(r值)的測定gb/
-
面磨擦導致金屬表面粗糙,容易形成表面應力集中,增大疲勞源產生的可能性。斷裂起源往往發生在拉應力最大的層面上。從連桿運動受力情況分析,斷口1的斷面所受的拉應力最大,容易在此斷面靠近磨擦面的拐角處形成裂紋源。同時由于該區域存在較粗大的狀碳化物,破壞了基體組織的連續性,加速了裂紋的形成和擴展,降低了疲勞強度,最終導致了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