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材價格跌回18年前原點之際,仁成鋼管股份拋出了50億元的回購計劃,市場仿佛被打了一劑強心針,有人開始樂觀地預期行業即將觸底反彈。但事實上,這個振奮人心的計劃更多的只是公司資本層面上的一次運作,與行業基本面無關,更不意味著鋼鐵行業的投資價值已經顯現。
鋼鐵行業確實正處于一個前所未遇的糟糕時期,但“1斤鋼材的價格抵不上1斤豆粕”、“1噸鋼僅賺1.68元”的現象絕不是最糟糕的,更悲慘的境地可能還遠未到來。
眾所周知,產能過剩是造成中國鋼鐵業當前困境的根本性因素。即使是在下游行業需求增長全面放緩之際,今年以來日產粗鋼產量仍保持在200噸的高位。因此,行業能否走出困境,基本面能否改善,主要有賴于供求關系能否好轉。
但從目前來看,供大于求仍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甚至是幾年內的主旋律。
這主要是由兩方面因素決定。首先,鋼鐵業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其需求的增長主要取決于投資的強度,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降低對投資驅動的依賴已經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從長遠來看,國民經濟對鋼鐵的需求已經不可避免地處于下降通道。
如此,問題的關鍵便在于第二方面,即在需求增速已達峰值的情況下,如何控制產量的增長。顯然,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實,在過去多年里,中國鋼鐵業始終處于產能過剩狀態,整個行業的規模在“嚴控產能”、“淘汰落后”的口號中,從2007年末的6億噸上升到去年末的近9億噸。這也就意味著,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在鋼鐵這個特殊的行業上已經完全失靈。
回頭來看,這幾年間鋼鐵業的發展可謂是“國進民退”的典型代表。在淘汰落后,提高行業集中度的口號下,地方政府紛紛強勢主導和參與重組,最終使得行業前十家產量占總產量的比例從2005年的34.7%上升到2010年的48.6%,而另一項數據則可能更加直觀,即5%的企業生產了73%的鋼。
當全行業回歸到計劃經濟式的國企大一統時代時,問題隨之而來。一方面,由于鋼鐵企業是傳統的利稅大戶,因此在地方政府的支持或主導下,這些巨無霸企業往往會不顧成本、瘋狂擴產,利潤似乎無足輕重;另一方面,當整個行業利潤日益微薄時,唯有擴大產能才能保持競爭優勢,這就令全行業陷入了一種愈過剩愈擴產的怪圈。
事實上,類似的困境并非中國獨有,只是因為種種因素,這種局面在中國體現得更為明顯,要想解決也會更加困難。
從西方國家發展經驗來看,一般而言,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高速增長后鋼鐵產能都會過剩。
譬如,上世紀70年代之前,德國、法國等歐洲9國的經濟處于周期性增長階段,其粗鋼產量穩步上升,但隨后由于產能擴張計劃未得到糾正,供大于求的矛盾不斷積累,導致其在1975年~1985年間出現了鋼鐵產能的嚴重過剩。歐洲鋼鐵行業約用了近20年的時間,才逐步解決了產能過剩問題。因此,即使中國鋼鐵業都知道問題的癥結所在,但要走出行業困境依然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