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生產中,奧氏體冷卻速度較快,必須過冷到A1溫度以下才開始轉變。在相變溫度A1以下還沒有發生轉變而處于不穩定狀態的奧氏體稱過冷奧氏體。
過冷奧氏體有兩種冷卻轉變方式:等溫轉變是指工件奧氏體化后,冷卻到臨界點(Ar1或Ar3)以下等溫時過冷奧氏體發生的轉變,波浪線表示相轉變;連續冷卻轉變是指工件奧氏體化后,以不同冷卻速度連續冷卻時過冷奧氏體發生的轉變。
1、過冷奧氏體的等溫轉變
等溫轉變是指加熱到奧氏體化的鋼,冷卻到臨界點以下保持溫度不變時,過冷奧氏體所發生的轉變?,F以共析鋼為例,介紹等溫轉變曲線及轉變產物。
1)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C曲線)
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是通過實驗的方法求得的,用來描述過冷奧氏體在A1以下各溫度等溫時的等溫轉變情況,因曲線形狀與英文字母“C”相似,故又常稱為“C曲線”。圖中左邊曲線為過冷奧氏體轉變開始線,右邊曲線為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終了線。A1線以上是奧氏體穩定區;A1線以下,轉變開始線的左邊為過冷奧氏體區,轉變終了線的右邊是轉變產物區,轉變開始線和終了線之間為過冷奧氏體和轉變產物共存區。過冷奧氏體在各個溫度等溫時,都要停留一段時間才開始轉變,通常把這一停留時間(即轉變開始線與縱坐標軸之間的距離),稱為孕育期。在C曲線拐彎的“鼻尖”處(約550℃),孕育期最短,過冷奧氏體最不穩定,最容易分解。水平線MS為馬氏體轉變開始線(約230℃),水平線Mf為馬氏體轉變終了線(約-50℃)。圖中A′表示剩余奧氏體,即淬火冷卻到室溫后殘留的奧氏體。
2、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產物的組織與性能
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可分為珠光體型轉變、貝氏體型轉變。
(1)珠光體型轉變(A1~550℃),也稱高溫轉變
共析鋼過冷奧氏體在A1~550℃范圍內等溫轉變,由于在該范圍內轉變溫度比較高,奧氏體能全部分解,最后得到鐵素體和滲碳體所組成的機械混合物。在此溫度范圍內,由于過冷度不同,鐵素體和滲碳體的片層間距也不相同。轉變溫度越低,過冷度越大,片層間距越小,其強度和硬度就越高,塑性、韌性也有所改善。根據片層間距的大小,將珠光體型轉變產物通常又分為珠光體、索氏體和托氏體三種(見下表)。
(2)貝氏體轉變(550℃~MS),也稱中溫轉變
共析鋼過冷奧氏體在550℃~MS范圍內(即從C曲線“鼻尖”處到MS線)等溫轉變成貝氏體,用符號“B”表示。由于在該范圍內轉變溫度比較低,過冷度比較大,因而形成過飽和碳的鐵素體與碳化物組成的兩相機械混合物,即貝氏體。根據等溫轉變溫度和產物的組織形態不同,貝氏體又分為上貝氏體和下貝氏體兩種,分別用“B上”和“B下”表示。上貝氏體的等溫轉變溫度為550℃~350℃,其組織呈羽毛狀,強度、塑性、韌性較差,基本無實用價值。下貝氏體的等溫轉變溫度為350℃~MS,其組織呈黑色針片狀,具有較高的硬度、強度和耐磨性,同時塑性、韌性也良好,生產上常采用等溫淬火獲得高韌性的下貝氏體組織。貝氏體轉變產物的組織、性能見下表。
(3)亞共析鋼和過共析鋼的等溫轉變
因亞共析鋼和過共析鋼的碳含量低于或高于共析成分,故亞共析鋼等溫轉變曲線,多一條先共析鐵素體析出線;過共析鋼等溫轉變曲線,多一條二次滲碳體析出線。所以亞共析鋼在珠光體型轉變區等溫時,先析出鐵素體然后發生珠光體轉變,得到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過共析鋼先析出滲碳體,然后發生珠光體轉變,得到滲碳體和珠光體組織。
3、過冷奧氏體的連續冷卻轉變
由于連續冷卻轉變曲線的測定較困難,且與C曲線相近似,故一般用C曲線來近似地分析同一種鋼的過冷奧氏體連續冷卻轉變過程,見右圖。
1)等溫轉變曲線在連續冷卻轉變中的應用
冷卻速度V1(10℃/min):冷卻速度極緩慢,相當于爐冷(退火),與C曲線相交于700~670℃,估計轉變產物為珠光體組織,硬度為170~220HBS。
冷卻速度V2(10℃/s):冷卻速度稍大于冷卻速度v1,相當于空冷(正火),與C曲線相交于650~600℃,估計轉變產物為索氏體組織,硬度為25~35HRC。
冷卻速度V3(150℃/s):冷卻速度較快,相當于油冷(油淬),只與C曲線轉變開始線相交于550℃左右處,不與轉變終了線相交,隨后又與MS線相交,估計轉變產物為托氏體和馬氏體的混合組織,硬度為45~55HRC。
冷卻速度V4(600℃/s):冷卻速度很快,相當于水冷(淬火),不與C曲線相交,只與MS相交并繼續冷卻,估計轉變產物為馬氏體和少量殘余奧氏體組織,硬度為55~65HRC。
冷卻速度Vk:與冷卻曲線相切,稱臨界冷卻速度,是獲得全部馬氏體轉變的最小冷卻速度。
2)馬氏體轉變(MS~Mf)
冷卻速度大于Vk時,奧氏體會很快冷卻到MS溫度以下,在MS至Mf之間發生馬氏體轉變。由于轉變溫度低,碳均不能擴散,只能依靠鐵原子作短距離移動來完成γ-Fe向α-Fe的晶格改組,原來固溶在奧氏體的碳仍全部保留在α-Fe晶格,從而形成碳在α-Fe中的過飽和固溶體,稱為馬氏體,用“M”表示。
馬氏體的組織形態有板條狀和片狀兩種類型(見下圖)。
當奧氏體中碳含量WC<0.2%時,馬氏體的形態為板條狀,故板條狀馬氏體又稱為低碳馬氏體,有較好的強韌性;當WC>1.0%時,馬氏體的形態為片狀,故片狀馬氏體又稱為高碳馬氏體,其性能硬而脆;
當WC介于二者之間時,形成片狀和板條狀馬氏體的混合組織。馬氏體的強度、硬度隨碳含量增加而增大,當碳含量超過0.6%,強度和硬度增加不明顯(見右圖),這主要是由于奧氏體中碳含量增加,導致淬火后的殘余奧氏體增多的緣故。
馬氏體轉變是在MS~Mf溫度范圍內連續冷卻時進行的,并且馬氏體的數量隨轉變溫度的下降而不斷增多,如果冷卻停止,則轉變也停止。此外,馬氏體轉變不能進行到底,即使過冷到Mf以下溫度,仍有一定量的殘余奧氏體存在。奧氏體的碳含量越高,鋼淬火后殘余奧氏體的量就越多。由于殘余奧氏體的存在,會降低淬火鋼的硬度和耐磨性,并且在工件長期使用過程中殘余奧氏體會逐步轉變為馬氏體,使工件變形而引起尺寸的不穩定。所以,對高精度的工件淬火后要進行冷處理,即把淬火后的工件繼續冷卻到室溫以下-80~-50℃,以盡可能減少殘余奧氏體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