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網友提出高爐出鐵兩場溫度相差較大的問題,希望能對其溫度差別較大的的原因及應對措施進行一些基礎的分折和探討。對于兩個或三個鐵口的大中型高爐,兩場出鐵溫度差別較大的現象,并非個例,這種現象在不少雙鐵口高爐上都會時有發生或者在一個較長時間段內存在,而且兩場溫度的差別也有大有小,輕者不足為慮,重者兩場溫度差距可達到20-30度左右。雖然,兩場溫度的差別短時間內不會對高爐的穩定順行產生較嚴重的影響,但對于一向追求完美的煉鐵人來說,這無疑也是一塊心病,揮之不去,擱置揪心。
探討兩場溫度產生較大差別的原因,首先應理解影響渣鐵溫度變化的一些因素。無論是大高爐還是中小型高爐,影響渣鐵溫度的首先是焦炭負荷,這是影響渣鐵溫度的最直接因素;其次是入爐料的冶金性能,特別是爐料的軟融特性、還原性等,當然也包括對造渣制度的選擇,它們對渣鐵溫度的影響主要是通過軟融帶位置的改變從而影響爐料的預熱還原時間、影響渣鐵滴落入爐缸時的熱焓,從而影響渣鐵溫度;最后就是煤氣流的分布形式,煤氣是熱量的攜帶者和傳遞者,不同的煤氣流分布形式直接影響爐內的溫度場的分布,從而影響渣鐵所能得到的溫度水平,常見的如中心氣流發展的煤氣流分布形式相對邊緣發展的煤氣流分布形式的渣鐵溫度水平要高。另外,也有同行認為,風口前理論燃燒溫度的水平不同,也會影響渣鐵所能達到的溫度,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正確的,但一般高爐的理論燃燒溫度都控制在2100-2300度左右,而渣鐵溫度在1350-1550度左右,遠低于理論燃燒溫度的水平,因此無論理論燃燒溫度是高還是低,渣鐵滴落過回旋區時都會吸收熱量使溫度升高,其所能得到的溫度與其滴落過回旋區的時間有關,而受理論燃燒溫度水平高低影響不大。
對于同一高爐來說,兩場溫度差別較大,顯然與負荷、爐料特性、造渣制度及理論燃燒溫度等因素關系不大。因為無論哪一方向的出鐵場,對爐內相同方向對應的爐料的焦炭負苻、爐料特性、爐渣堿度等都基本是和另一場是一樣的,不會產生較明顯的差別,也就不會產生較明顯的溫度差別。
所以,能夠使兩場渣鐵溫度產生較大差別的唯一原因,也就是兩場所對應的方向上的煤氣流分布的差別了,煤氣流在高爐周向分布的不均勻導致了兩場渣鐵溫度的差別,而形成高爐周向煤氣流分布不均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風口進風狀態不勻,如風口面積不一樣,或圍管遠進風端和近進風端壓力阻損較大以致兩場方向上的進風量差距較大。
2、噴吹不勻,兩場方向上差別較大的;
3、布料偏析,各種原因導致的周向布料不均勻,從而導致兩場上方料柱透氣性有較大差別;
4、爐喉中心與溜槽布料中心及風口水平面的中心不在同一豎直線上,即三心不照,使布料偏析較大;
5、各種原因造成的爐體傾斜也使爐喉中心與風口水平面中心相差較大,使爐料分布及煤氣流分布產生較大偏析;
6、爐襯侵蝕程度差別較大,兩場方向的爐襯侵蝕程度相差較大,也使煤氣分布及爐料分布兩場側存在較大差別;
事實上不僅是兩個以上鐵口的大中型高爐存在兩場渣鐵的溫度差別,對于單鐵口的小型高爐,因邊緣煤氣流分布與中心煤氣流分布的不同,也存在出鐵前期和后期的溫差現象,溫差的產生是煤氣流分布不同的結果,而與負荷、造渣制度、理論燃燒溫度等因素關系不大。
當然,也有同行認為是爐缸不活造成的兩場溫度差別,但個人認為,除非是爐缸嚴重的堆積,或者是局部的堆積或者是某一場方向冷卻器嚴重漏水,也有可能形成兩場溫度差別較大,否則的話,多數情況下的兩場溫度差別大并未見有爐缸堆積的明顯征兆,所以,爐缸堆積也可能產生兩場溫度的差別,但不是所有的兩場溫差都是爐缸堆積產生的。當然,這也只是個人觀點,正確與否,也需要實踐的檢驗與驗證。
關于兩場溫度差別較大的處理措施,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出引起煤氣流分布不勻的原因并努力去克服,當然,這中間多數因素因與高爐本體的設計建造或生產爐型有關,很難在短時間內克服或基本不可能克服,能夠釆取的措施也就相對有限了,主要包括:
1、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局部風口進風面積。如償試適當增加兩場中溫度高的一側的進風面積,或縮小溫度低的一側的進風面積。
2、保證順行的情況下,適當壓制邊緣氣流發展中心氣流,邊緣氣流周向分布不勻是煤氣流分布不勻的主要矛盾,適當壓制邊緣氣流,可以有效縮小周向煤氣流分布不勻的程度,使周向煤氣流分布趨于均勻,從而減小兩場溫度差別。
3、增加兩場中溫度高的一側的出鐵次數,一方面可以改善這一側料柱透氣性,增加進風量,提高這一側下料速度,另一方面,減少這一側爐缸渣鐵滯留量,使上方滴落的渣鐵能快速通過回旋區,縮短在回旋區的滯留時間,從而使溫度降低。
小結:1、引起兩場溫度差別的本質是兩場方向上煤氣流分布的不勻形成的。
2、努力保證煤氣流分布的周向均勻性是保證兩場溫度均勻的基礎。
3、調整風口布局、發展中心氣流,調整兩場出鐵次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兩場溫度差別大的現狀。
(本平臺"常州精密鋼管博客網"的部分圖文來自網絡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技術信息。我們尊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出處望請諒解,敬請聯系主編微信號:steel_tube,進行刪除或付稿費,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