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N80套管鋼微觀組織進行光鏡和透射電鏡分析,發現試樣中含高位錯密度的板條束狀鐵素體是針狀鐵素體,在試樣中還發現少量典型的貝氏體,因而確定N80套管鋼的組織為針狀鐵素體和少量貝氏體。
20世紀60年代以前,石油用管的基本組織形態為鐵素體和珠光體,這種鋼的基本成分是C-Mn,一般采用熱軋和正火熱處理。為避免珠光體對鋼材韌性的損害,60年代末出現了以J55等為代表的少珠光體鋼。這種鋼的生產工藝進入了微合金化鋼控軋的生產階段,然而,一般認為,少珠光體鋼強度的極限水平為500~550MPa。為進一步提高管線鋼的強韌性,研究開發了針狀鐵素體鋼。國際上,針狀鐵素體石油用鋼70年代初投入工業生產,典型成分是C-Mn-Nb-Mo,一般含碳量低于0.06%。針狀鐵素體是在冷卻過程中,在稍高于上貝氏體溫度范圍,通過切變相變形成的具有高密度位錯的非等軸貝氏體鐵素體,通過微合金化以及控軋與控冷,綜合利用晶粒細化、微合金化元素的析出相與位錯亞結構的強化效應,來提高鋼的強度。為適應石油天然氣開發的需要,在針狀鐵素體鋼研究的基礎上,80年代初開發研究了超低碳貝氏體鋼,超低碳貝氏體鋼在成分上采用了C、Mn、Mo、B、Ti、Nb的良好配合,形成完全的貝氏體組織,通過適當的合金元素的調整和控軋工藝的完善,可獲得高強度和良好的強韌性組配。
N80套管鋼作為一種微合金控軋鋼,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高強度、高韌性的新鋼種。關于N80鋼是針狀鐵素體鋼還是貝氏體鋼的問題上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議。本研究通過光鏡和透射電鏡對武漢鋼鐵集團研發的N80套管鋼進行了微觀組織分析,以便對N80套管鋼的種類界定提供一定的參考。管材鋼的微觀組織對其機械性能、耐蝕性能和成形工藝等有著重要的影響,因而,分析N80套管鋼的微觀組織有著重要的意義。
2 試驗材料及方法
2.1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采用武漢鋼鐵集團研發的N80套管鋼,其化學成分見表1。
2.2 試樣制備及分析儀器
光鏡和透射電鏡試樣均沿鋼板的軋制方向取樣。光鏡試樣磨制后用4%硝酸酒精溶液腐蝕,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透射電鏡試樣尺寸為:15mm×10mm×0.3mm,經砂紙磨薄后,用酒精高氯酸電解拋光。準備工作做好以后,在JE200CX型透射電鏡下觀察其顯微組織。
3 微觀分析和討論
通過光鏡照片可以看出,N80管材組織大部分為鐵素體,見圖1。鐵素體晶粒較細,在400倍光鏡下很難看清其內部形貌,因而對試樣進行了透射電鏡觀察,發現鋼中90%以上是鐵素體板條束。圖2是試樣中鐵素體板條束的電鏡形貌。在電鏡下,鐵素體板條內有大量的纏結態位錯,形成位錯包,說明這種鐵素體的形成溫度比較低。這種大量纏結態位錯的存在是N80管材達到較高強度的原因之一。為了對鐵素體板條束有更細微的觀察,在更高倍數下對其進行了觀察,未見板條間有碳化物、殘余奧氏體、M-A組元等物質,在板條內也未見以上物質。在研究材料的電鏡試樣中還見到少量的典型貝氏體組織,如圖3所示。圖3(a)中鐵素體板條間有條狀的碳化物,為上貝氏體,圖3(b)中鐵素體針內存在有碳化物,片狀碳化物的方向與鐵素體針的長軸方向成50°~60°夾角,且以單一方向排列,因而為典型下貝氏體。另外,在試樣中還發現存在著極少的粒狀貝氏體。
圖1 N80管材的光學顯微組織 400× 圖2 透射電鏡下的鐵素體板條束 14000×
(a)上貝氏體 27000× (b)下貝氏體 50000×
圖3 N80管材中的典型貝氏體形貌
從圖2可以看出,這種具有高密度位錯的板條束與貝氏體鐵素體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通過對其在高倍下的細微觀察,未見板條間有碳化物、殘余奧氏體、M-A組元等物質,在板條內也未見以上物質,因而,如圖2所示組織不是貝氏體。資料表明:針狀鐵素體是由含高位錯密度的板條狀鐵素體晶粒構成,鐵素體板條是以一組組平行的板條形式出現的。這說明圖2中的鐵素體板條束是電鏡下針狀鐵素體的形貌。在研究材料的電鏡現場中還見到少量的典型貝氏體組織,因而,通過對研究材料的透射電鏡觀察和分析,研究材料組織為:針狀鐵素體+少量貝氏體,組織中貝氏體的量和種類與N80鋼板材中的含碳量、合金元素含量軋制過程中的溫度控制有關。
4 結論
通過對武漢鋼鐵集團研發的N80套管鋼的微觀組織進行分析,發現含高位錯密度的板條束狀鐵素體占90%以上,但經分析不是貝氏體鐵素體,是針狀鐵素體。電鏡分析過程中還看到少量的典型貝氏體組織。因此,確定N80套管鋼顯微組織為針狀鐵素體加少量貝氏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