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13號,武鋼第一爐鐵水噴涌而出,共和國“鋼鐵長子”在武漢市青山區呱呱墜地,啼聲響亮。回想起60多年前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82歲的武鋼老工人張國文印象最深的是毛澤東主席的一句話。
“因為沒有鋼鐵,毛主席當時這樣說一句話,\'一個糧食,一個鋼鐵,有了這兩個東西,我們什么都好辦了\'”
▲1958年9月13日,武鋼一號高爐正式投產,毛澤東主席親臨現場觀看出鐵
▲毛澤東主席登上高爐與武鋼職工揮手
荒灘莽野上崛起十里鋼城,“生于憂患”的武鋼帶動新中國鋼鐵工業迅速起步。1975年,青山再次成為10萬建設大軍的集結地,當年,已經40歲的朱志都和1200多個攀鋼的同事,順長江而下,從四川來到了武漢,迎接他們的是掛滿廠區的標語橫幅——“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
“武鋼一米七,我們是負責熱軋,那時候工人干活,進來的水泥、沙子,那真的是不講報酬,卸車,卸到十一二點。”
▲“一米七”工程開工剪彩
“一米七”說的是武鋼1974年從德國、日本引進的一米七軋機,這是武鋼發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項目之一。當時,我國軋鋼能力不足,鋼板和鋼管缺口極大,而“一米七”的投產徹底打破了我國多個鋼材品種的進口依賴。此后幾十年,武鋼產品迅速走紅全國,走向世界,專利、核心技術不斷產生。武鋼博物館館長鄭偉:
“先開始的設計是150萬噸,后發展到廠區最高峰時是2000萬噸,設計能力增長了十幾倍。”
▲“一米七”工程投產點火烘爐
▲“一米七”一次試軋成功
那是一個說起武鋼人人稱羨的年代,武鋼幾乎成了青山區的代名詞。在原武鋼職工徐亮的記憶中,當時的武鋼有自己的學校、醫院、酒店,武鋼的福利,從衣服、皮鞋到香皂、洗衣粉,是武漢人最津津樂道的話題。
“我們以前到12月份,一口氣打2個月的工資,有年終獎。在以前的人眼里,武鋼蠻有面子,蠻有保障,很自豪的。”
▲1998年,武鋼一煉鋼廠實施“平改轉”工程
▲鐵水奔騰,花紅勝火
▲上世紀80年代,騎自行車上班的武鋼工人
然而,千禧年后,產能過剩的市場“癥結”開始凸顯,整個鋼鐵市場也幾度遭遇寒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幕拉開之際,武鋼開始主動淘汰落后產能。老焦爐轟然倒下,營銷流程優化再造,主業和非鋼產業“聚焦向外”尋求出路。彼時的武鋼,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推動改革的步伐穩健鏗鏘。
▲2015年,湖北之聲記者在原武鋼焦化公司采訪“業務回歸”改革
喧囂聲中,靴子終于落地,2016年9月22號,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與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實施聯合重組,成立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這也成為當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具標志性的事件之一,曾經的武鋼將走向何方?
▲2016年,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與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實施聯合重組
三年后,時間正在給出答案。
以前的武鋼研究院,研發水平行業領先,但武漢的產線“跟不上趟”,研發人員總有點“施展不開”的感覺。現如今,在中國寶武“一盤棋”的整合下,研究院的最新研發成果可直接應用于湛江生產線,研發水平與生產能力高度匹配,協同效應也能充分發揮,這一點上,工程師鄒德輝深有體會。
“我們有研發的優勢,他有裝備的優勢,在管理上的優勢也很強,優勢集中在一起那就很好。”
2024年上半年,武漢鋼鐵有限公司66%的經濟指標都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效益提升的同時,老武鋼的廠區也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犬牙交錯”的凌亂廠房退出視野,重載貨車軋過的“鋼字號”道路全面升級,整潔精致的景觀段錯落鑲嵌,曾經的老鋼廠正在變身“花園式工廠”。在武鋼有限花園式工廠辦公室主任劉全喜的憧憬中,這個花園,有優于城區的環境,也有“一鍵煉鋼”的硬核技術。
“生產操作一律機器人,運行維護一律遠程,人員是一律集中,服務一律上線,這四個一律是整個鋼廠今后將要實現的。”
▲武鋼有限打造“花園式工廠”進展順利
▲綠化后的廠區被綠色環繞
▲舉頭望去,藍色天空映襯著涼水塔
廠區融入城市,也在服務城市。武鋼大數據產業園、東湖網谷產業園、北湖生態治理等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圍繞城市服務,一個鋼鐵生態圈正在“畫圓”。
▲由中國寶武集團、招商局集團打造的東湖網谷項目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高質量發展,既是武鋼的課題,也是青山的課題。同步轉型中,青山予武鋼以滋養,武鋼也正報以“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