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過去的20年里,在全球鐵礦石貿易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也是全球第一進口國,在1998年,中國進口量占全球份額的12%,到2023年時,提升到了72%,可是中國進口這么多鐵礦石,為什么沒有定價權,只能眼睜睜看著鐵礦石價格瘋狂飆升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鐵礦石是什么?
鐵礦石是一種天然礦石,只要是含有可經濟利用的鐵元素的礦石,都叫做鐵礦石,在經過各種程序以后,會選出鐵,而鐵礦石也是鋼鐵生產企業的重要原材料。
有消息指出,在2023年,中國進口的鐵礦石,達到了12億噸,而中國之所以對 鐵礦石有這么大的需求量,完全是因為中國鋼鐵行業的迅速發展,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鋼鐵生產大國。
而且鋼鐵工業是我國工業體系中的基礎產業,在國民經濟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鐵礦石的重視程度是很高的。
那么鐵礦石我們自己沒有存量嗎?為什么會需要大批量進口呢?
我國地大物博,對于鐵礦石儲量來說并不算少,遺憾的是,精品少,要是從工業經濟的角度出發,那還不如從盛產富鐵礦的國家進口來的好,鐵礦石中能產生更多更好的鐵,這些國家中就有澳大利亞、巴西等。
如今我們成為世界第一大鐵礦石進口大國,壟斷了世界上大多鐵礦石,然而近期鐵礦石又大漲了近6%,這給我國鋼鐵企業帶來了成本壓力,說到這里,為什么中國進口多,卻沒有定價權呢?
國際定價權是對產品價格制定擁有主動權,而中國雖然在生產上,掌握了一定的主導權和話語權,可是在貿易主導權上,我國卻并沒有話語權,就算是我國是進口大國,依舊是個新上路的小白。
還經常處于一個“中國買什么,什么就漲價,中國賣什么,什么就降價”的尷尬陣地。
就鋼鐵工業,中國產能世界第一,鐵礦石進口數量第一,按照我們的固定思維來看,買多更劃算,買得多更實惠,可是,因為我們沒有定價權,就變得很被動,而鐵礦石的價格還一年更比一年高,進口價格已經從不足30美元到如今的150美元,大大增加了中國鋼鐵企業的成本壓力。
中國不想要有定價權嗎?肯定是想的,并且為了這個事情,我們也不止一次的進行談判,而每一次的談判主題,都是漲價,可是中國鋼鐵已經從一開始的反對,到最后的被迫接受,只能看著鐵礦石的價格上漲,棱角也都要被磨平了。
在2009年時,因為中國極度依賴進口礦,而世界三大礦業巨頭壟斷著世界鐵礦石市場,提出
加價100%,還要求從原本的長協價變更為短期議價,這樣的更改,也會讓我國鋼鐵企業多付出更多的資金。
可以說一次又一次的因為西方國家,受到價格牽制,甚至被嘲笑,中國雖是“進口大國”,卻是“定價侏儒”。
然而就從目前來看,進口依舊是我們最佳的選擇,畢竟目前我們所需的量,是國家難以滿足的,并且不繼續進口的話,就會有很多已開工或者是待開工的項目被迫中止,還是造成國民經濟的損失。
再加上礦山前期的建設耗資大,所以短期內是很難改變中國以來進口鐵礦石的局面,要等到中國挖出新的礦山,一切都是未知數,所以進口和不進口的選擇題放在我們面前,那就只有一個選擇了,這也就成為了出口商叫價的原因了。
說白了就是我國鐵礦石產業集中度低、對外依賴性高、需求價格彈性低等,也因為依賴度強,所以也被他國壟斷,壓制,我們也就失去了主動性,被西方國家掌握了定價權,發現問題則不能忽視,所以我們作為進口商和出口商也存在著博弈,畢竟讓我們一直被定價權壓制,我們心里也是不甘心的,所以中國也是開始逐步邁入抗爭,做出了許多努力。
首先我們就開始瞄準了全世界范圍內的礦山資源,進行并購,雖然成果甚微,但是還是積極努力應對。
在吃了不少虧之后,中國鋁業目前持有了力拓10%的股份,華菱鋼鐵持有了FMG10%的股份,可是這遠遠不夠的,我們想要有定價權,我們還需要向上游鐵礦石項目進軍。
1、境外開礦
這個行為已經有多國實行,別國能做到,我國也能做到,努力獲取更多資源,以減少進口依賴。
2、提高產業集中度
只有進一步擴大大型企業的規模,鼓勵大型鋼鐵企業走向集團化道路,這樣中國各大企業就能在進口礦石這些方面上,共同進退,同心協力,爭取和出口商有著更深入協議的機會。
3、建立戰略儲備
這就像建立一個石油儲備機制,建設出一個國家鐵礦石儲備機制,以應對鐵礦石價格不斷上漲。
當然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相信國家領導人也都有成算,畢竟礦產屬于戰略資源,早日解決更好,而定價權的問題還不僅影響著鐵礦石,就是原油進口也深受影響,因為國際油價的大幅度波動,也在影響著中國能源產業的發展,所以盡早解決這一問題,是重中之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什么好的應對措施呢?可以在評論區一起探討哦!
來源:科學知識點,插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