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向中鋼協發出《關于委托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開展鋼鐵行業碳排放權交易相關工作的函》,委托鋼協開展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相關工作。主要包括鋼鐵行業碳配額分配方案制定和更新;鋼鐵行業全國碳市場支撐系統測試相關工作等。中鋼協將有序開展鋼鐵行業碳市場相關各項工作,為最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奠定堅實的基礎。
隨著中鋼協相關工作開展,這標志著我國鋼鐵行業納入碳交易市場進程正式提速。那么,將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對我國鋼鐵行業有什么影響?對我國鋼鐵行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有何意義?能否解決一直困擾我國鋼鐵行業:產能無序擴張、產業分散、高度依賴進口礦石的三大問題?
我國鋼鐵行業現狀
問題一:我國粗鋼產量占全球一半以上,但由于歷史原因,我國鋼鐵產業分散,產業集中度不夠,產能仍在無序地擴張。
2023年全球粗鋼產量為18.64億噸,我國粗鋼產量達到了10.64億噸,占了全球產量的56%以上,相對10年前產量接近翻了一番。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5月份我國粗鋼產量達到9945萬噸,同比增長6.6%,1-5月累計產量47310萬噸,同比增長13.9%。其中,河北省以2068萬噸排第一,占全國總產量的20.8%。除了河北和天津粗鋼產量有所下降外,其他行政區的粗鋼產量仍在不同程度地增長。
問題二:我國鐵礦石高度依賴進口,資源安全問題嚴峻。 近年來,我國鐵礦石進口量不斷攀升,對海外鐵礦石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2023年,我國全年進口11.7億噸鐵礦石,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由于我國鋼鐵行業分散,各地競相進口鐵礦石,而全球70%的鐵礦石出口量都被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的淡水河居這三家公司壟斷,我國在全球鐵礦石定價體系中處于弱勢地位,鐵礦石定價權被國外資本控制。今年前5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砂4.72億噸,同比增加6%;而進口均價為每噸1032.8元人民幣,同比大漲62.7%。鋼鐵行業很大程度上是“把污染留到國內,利潤大頭卻被國外所占據”。
納入碳交易市場對鋼鐵行業的意義 目前,我國鋼鐵行業主要采用高爐煉鐵,通過焦炭燃燒提供熱量,將鐵礦石冶煉為鐵,這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截至2023年,我國鋼鐵企業平均每生產一噸鋼,就會排放兩噸的碳。鋼鐵行業納入碳交易市場后,國家會給予每個企業一定量的碳免費排放額度,超過額度排放的碳將須繳納“碳稅”。
提升鋼鐵產業集中度 鋼鐵行業納入碳交易市場后,將會對鋼鐵企業之間的利潤分配產生重大影響。目前,國內大型鋼鐵企業均因環保政策要求,投巨資對冶煉技術進行了改造,已基本完成了超低排放的技術改造,但大幅增加了鋼鐵的生產成本;而中小鋼企受技術水平和投資成本限制,大部分采用高排放的冶煉方法,生產成本相對大型鋼企反而要低,導致了中小鋼企的利潤普遍比大型鋼企要高。這也是各地中小鋼企“遍地開花”的原因之一。
納入碳交易市場后,這種情況將會發生扭轉。中小鋼企將面臨環保成本及產量受限的雙重壓力,未來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免費配額后,中小鋼企業將需要從交易市場購買配額,這將會抬升中小鋼鐵企業生產成本;而大型鋼鐵企業則會將環保優勢將轉化為成本優勢。最終將促進我國鋼鐵產業逐漸擺脫粗放競爭的格局,提升鋼鐵產業集中度。 推動鋼鐵產業技術升級 納入碳交易市場后,將推動我國鋼鐵行業圍繞低碳冶金進行技術升級,提升行業發展質量。在“碳交易稅”的壓力下,國內鋼鐵企業為提高利潤,必定會想方設法進行技術升級,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誰率先完成低碳冶金技術升級改造,誰就將獲得更高的利潤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將會大大推動我國鋼鐵行業對低碳冶金技術的創新研發,尋求低碳領域顛覆性、革命性的技術突破,提升我國鋼鐵行業發展的質量。 提升廢鋼利用率,降低對國外鐵礦資源依賴度 目前鋼鐵行業煉鋼分為長流程工藝、短流程工藝兩種方式: 長流程工藝:主要原料為鐵礦石,通過將鐵礦石加焦炭、石灰石倒入高爐煉出鐵水,接著轉爐煉成鋼水,再經過連鑄澆成鋼坯,連軋成材。這種工藝流程長,過程需要排放大量的碳。 短流程工藝:主要原料為廢鋼,將廢鋼進行熔化和精煉后就可以直接生產出鋼材,去掉了中間“還原”這一能耗最大的環節,大幅降低了碳排放量。
目前,我國鋼鐵工業煉鋼主要采用長流程工藝,采用短流程工藝比例不足10%,而我國每年產生的廢舊鋼鐵已經高達2.16億噸。鋼鐵行業納入碳交易市場后,短流程工藝低碳排放的優勢將會凸顯。在巨大成本優勢和高額利潤的引導下,未來肯定會有大量鋼鐵企業采用短流程工藝煉鋼,這將會明顯提升我國廢鋼重復利用的水平,降低對鐵礦石的需求,有助于我國鋼鐵行業逐漸降低對國外鐵礦石依賴度,保障我國資源安全。 來源:冶金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