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發布重磅文件,這三個地區將嚴禁增加鋼鐵產能,避免政策“擦邊球”
6月1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地區將嚴禁增加鋼鐵產能總量。
5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修訂后的《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下稱《實施辦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實施辦法》提出了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嚴禁增加鋼鐵產能總量,長江經濟帶地區禁止在合規園3區外新建、擴建鋼鐵冶煉項目等新增多項去產能要求。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指出,2023年發布的原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在實施過程中主要出現了四類問題,一是產能置換比例偏低,非重點地區沒有明確具體的置換比例要求。二是產能認定標準不統一,置換過程中存在打政策“擦邊球”等現象。三是全流程監管體系不健全,存在置換設備未及時拆除到位、“以停代關”問題和“一爐多分”等現象。四是存在“僵尸企業”復活的風險。為此,工信部對原產能置換實施辦法進行修訂,以適應鋼鐵行業發展新形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中鋼協副秘書長高文平看來,控制鋼鐵產量過快增長是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是國家經過全局平衡后做出的戰略抉擇。無論是控產能,還是減產量,其主要目的一是有利于應對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二是有利于降低對鐵礦石高需求的預期,三是有利于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
(截圖來源:工信部官網)
新增多項去產能要求
本次《實施辦法》明確要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嚴禁增加鋼鐵產能總量。未完成鋼鐵產能總量控制目標的省(區、市),不得接受其他地區出讓的鋼鐵產能。長江經濟帶地區禁止在合規園區外新建、擴建鋼鐵冶煉項目。
對于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劃定,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2023年6月國新辦發布會上曾表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和汾渭平原是我國大氣污染源單位面積排放強度較大的地區,這三個區域也是國家確定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
記者對比原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內容發現,針對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以及長江經濟帶地區的要求是本次《實施辦法》的新增內容之一。尤其是“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嚴禁增加鋼鐵產能總量”的要求,意味著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地區將嚴禁增加鋼鐵產能總量。
在區域置換比例上,《實施辦法》明確,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置換比例不低于1.5:1,其他地區置換比例不低于1.25:1。為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對完成實質性兼并重組(實現實際控股且完成法人或法人隸屬關系、股權關系、章程等工商變更)后取得的合規產能用于項目建設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置換比例可以不低于1.25:1,其他地區的置換可以不低于1.1:1。
六種情形可實施等量置換
記者注意到,在等量置換上,原產能置換實施辦法規定,各地區鋼鐵企業內部退出轉爐建設電爐的項目可實施等量置換,退出轉爐時須一并退出配套的燒結、焦爐、高爐等設備。而本次修訂后的《實施辦法》對多個項目工藝都有明確規定。
《實施辦法》規定,六種情形可實施等量置換:
(一)企業內部退出轉爐建設電爐且一并退出配套的燒結、焦爐、高爐等設備項目的煉鋼產能。
(二)退出和建設冶煉設備均為電爐的項目。
(三)不改變冶煉設備類型、容量(積)、數量的廠區內部技術改造項目。
(四)退出配套燒結、焦爐、高爐等設備建設氫冶金和Corex、Finex、HIsmelt等非高爐煉鐵項目的煉鐵產能。
(五)對利用回轉窯-礦熱爐-AOD爐工藝生產不銹鋼的煉鋼產能。
(六)青海、西藏地區建設的鋼鐵冶煉項目。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表示,為嚴禁新增鋼鐵產能,鞏固去產能成果,新建氫冶金和Corex、Finex、HIsmelt等非高爐煉鐵項目仍須嚴格執行產能置換政策,需要相應的煉鐵產能指標,新辦法給予上述冶金工藝差異化的等量置換支持政策,鼓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和工藝技術創新。
細化產能置換方案要求
在產能置換方案要求上,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表示,本次《實施辦法》進一步細化了產能置換方案要求,便于社會各界對產能置換工作的監督,杜絕產能置換不規范、不合理、不科學行為。
一是增加了配套設施的公示公告,即建設項目必須將預處理及精煉設施的型號、數量和產能一并公示公告。比如配套建設的脫磷、脫硫預處理裝置,LF爐、RH爐等精煉設施。
二是完整保留了退出項目信息,即退出項目所在地區、企業名稱、退出的冶煉設備型號、數量和產能,以及拆除時間安排等;涉及跨省(區、市)產能置換,須附產能出讓公告。
三是增加了“同一冶煉設備原則上不得拆分出讓”的要求。對于確有必要拆分的,須明確拆分理由,并且最多不超過2家受讓企業,同時在產能出讓公告、產能置換公示公告中明確所有產能受讓方信息。對暫不能明確受讓方的產能須說明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后期受讓方對于受讓產能繼續出讓時,拆分次數與原始裝備對應產能首次出讓次數之和必須在2家以內,即每一臺冶煉設備對應產能所涉及的過程周轉以及實際建設企業不得超過2家,以有效規范產能交易市場。
杜絕“批建不符”等違法違規行為
為了確保產能置換不新增鋼鐵產能,《實施辦法》繼續堅持“建設項目投產前出讓方須拆除用于置換的退出設備,并使其不具備恢復生產條件”。同時,對于“一爐多分”的情況,明確建設項目投產時間以第一個建成投產項目的時間為準,對應設備必須按要求拆除到位。
為有效避免“批建不符”,特別是“批小建大”等違法違規行為,《實施辦法》還提出,在建項目投產前,建設項目所在地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核實建設項目的設備型號、數量、產能等信息,與已公告產能置換方案的一致性。根據工作需要,也可委托具有冶金專業甲級資信等級的工程咨詢單位進行評估。對于批建不符擴大產能的行為,由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責令企業限期整改,整改未到位之前,建設項目不得投產。
鋼鐵行業去產能是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屈秀麗在日前的中鋼協一季度信息發布會上指出,目前,我國鋼鐵行業供給結構與經濟均衡高質量發展有一定差距,需要優化結構,提升適配性。另一方面,低碳發展勢在必行。按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中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目前各部門、各地區都在制定低碳發展路線圖和行動方案,以確保目標的實現。
屈秀麗談到,去年12月29日,工信部明確表示,“要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粗鋼產量同比下降”。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鋼鐵行業任務艱巨。
在中鋼協副秘書長高文平看來,控制鋼鐵產量過快增長是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是國家經過全局平衡后做出的戰略抉擇。無論是控產能,還是減產量,其主要目的一是有利于應對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二是有利于降低對鐵礦石高需求的預期,三是有利于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
“加大超低排放改造力度和速度是當前的首要任務。”屈秀麗表示,中鋼協將加快研究鋼鐵行業低碳發展路線圖。進一步優化原料、工藝和能源結構,突破低碳工藝技術瓶頸,推動非化石能源尤其是氫能在鋼鐵行業的應用。積極引入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廣綠色設計產品,引導下游產業用鋼升級,促進優質、高強、長壽命、可循環的鋼鐵產品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