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誕生之初
中國大地上百廢待興
一首朝氣蓬勃的童謠傳遍大江南北
“小燕子 穿花衣 年年春天來這里”
時至今日依然代代相傳
然而卻極少有人知道
這首膾炙人口的歌謠
還描述了一座城和一個時代的往事
(童謠《小燕子》的歌詞起初由王路先生在黃石創作,后經作曲家王云階修改作曲,其中第二段歌詞描述了20世紀50年代轟轟烈烈的工廠建設,下為歌詞全文)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
中國近代的第一把鋼鐵之火
毛澤東曾說過:講到中國工業發展,談到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談到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
1889年,正是我國風雨飄搖、百廢待興之際,當年52歲的張之洞臨危受命,一路風塵仆仆,馬不停蹄地從廣州趕往武昌,赴任湖廣總督。
4年后,歷經勘礦、選址、建廠種種波折,來自大冶的礦石被運至漢陽鐵廠熔煉成鋼,至此,中國近代的第一把鋼鐵之火終于在湖北大地上熊熊燃起。
“亞洲第一采坑”
大冶鐵礦地處湖北省東部,長江南岸,隸屬于黃石市鐵山區,先是作為漢陽鐵廠的糧倉,后又作為武漢鋼鐵的糧倉,80年的露天開采,讓湖北黃石的大冶鐵礦挖出了“亞洲第一采坑”,俗稱“天坑”。
南北跨度0.9公里,東西跨度2.4公里,最大垂直深度能容下一幢148層高的大樓,坑頂橫截面相當于150個標準足球場。
從空中俯瞰,采坑呈一個放倒的葫蘆狀,伏在群山之間,形成一個巨大的人工峽谷。
坑內部分區域呈暗紅色,那是殘留在坑內鐵礦石的痕跡。采坑內壁,盤繞著37道曾用于運輸礦石的公路。
這些每條寬8米,垂直間距12米的公路,像年輪一樣記錄著采坑的歷史。
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
1.追根溯源,塵封歲月
關于大冶鐵礦的開采歷史,最早可追溯到三國時期。
當年吳王孫權為使吳國繁榮昌盛,能與魏、蜀兩國抗衡,開采鐵山鋼鐵、制造刀劍,拉開了鐵山大冶鐵礦輝煌開采史的序幕。
此后南朝宋武帝劉裕和隋朝煬帝楊廣都均在此設爐冶煉、鑄錢幣、造兵器。
宋代岳飛屯兵鄂州,在此采礦冶煉,鍛造過“大冶之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在黃石地區設“興國冶”,鐵山之礦則成為“興國冶”的主要礦石基地。
2.洋務運動,重現于世
鴉片戰爭時期,列強妄圖瓜分中國,國內一些有識之士,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興起了洋務運動。
19世紀70年代,洋務運動由軍事工業轉到民用工業,鋼鐵需用量增大,引進西方新技術開發煤鐵礦已成為當務之急。
1874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密諭幕僚盛宣懷調查中國煤鐵產區,準備發展中國自己的煤鐵工業。
1875年盛宣懷抵達湖北,會同漢黃德道李明墀帶領候補知縣史致謨查勘廣濟縣陽城山煤礦,并在陽城山南的盤塘設廠,1875年初在廣濟盤塘成立“湖北開采煤鐵總局”,雇請英國工程師郭師敦查勘湖北煤鐵礦,發現了大冶礦脈。
大冶鐵礦重新被發現的消息傳出后,立即轟動世界,歐洲各國報紙紛紛刊登消息。《捷報》撰文說:“英國煤鐵最富,然而湖北省所雇用的外國礦師則認為中國的鐵礦比英國尤為富,大部分的鐵很純,即可制成器物與鐵軌。”
一個礦藏王國的圖景愈發清晰起來,到了2023年,整個黃石市已發現各類礦產79種。
若論資源儲量
大冶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
礦山開采的黃金時期,毛主席兩次視察
1951年11月,在援助中國建設的蘇聯專家指導下,大冶資源勘探組成立;次年5月,中國第一支地質勘探隊429地質隊也在大冶鐵礦成立,該隊以大冶鐵山為中心,對鐵山礦區及大冶境內的靈鄉、金山店、銅綠山、鄂城的西山、雷山及程潮等鐵礦進行全面勘探,共投入70余臺鉆機進行鉆探。
勘探大冶紀念章
1954年3月,四二九勘探隊完成勘察任務,提交勘探報告,探明大冶鐵礦鐵礦石儲量為1億零3百多萬噸,金屬銅為60.2萬噸。礦山雖然經過一千余年的開采,仍是一座大型露天鐵礦,可作為華中鋼鐵中心的主要原料基地。中央決定重建大冶鐵礦,作為新建華中鋼鐵中心——武漢鋼鐵公司的主要礦石供給地。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內,毛主席雕像
1953年2月19日,毛澤東乘坐“長江號”艦艇視察長江到達黃石港時,提出要到岸上看一看。陪同人員勸阻說,黃石是個小城市,連馬路都沒有,不方便。毛澤東說:“我騎著毛驢也要去看看。”
下船后,毛澤東一行直奔大冶鋼廠,從煉鋼、鑄鋼、鍛鋼一直到軋鋼,把鋼廠生產一線從頭看到尾。
1958年9月15日,毛澤東再次來到黃石,登上大冶鐵礦的露天采礦場,向礦工們了解礦石開采情況,并留下“開發礦業”的重要指示。此后,他又去到大冶鋼廠的煉鋼車間視察。
重建后的大冶鐵礦,迅速形成年生產原礦440萬噸,年選礦430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可生產鐵精礦、銅精礦、鈷硫精礦、塊礦、粉礦等礦石產品,可直接和間接回收鐵、銅、硫、鈷、黃金、白銀等金屬和非金屬元素,成為全國十大鐵礦生產基地之一。
枯竭的聚寶盆,曾導致數萬工人下崗
“所采鐵制成鋼軌,可鋪220條京九鐵路。所采銅,制成電線可從地球牽到月球。所采黃金,可制成10克重的項鏈150萬條。”大冶鐵礦原黨委書記高磊,曾對大冶鐵礦從1958年重建開采至2012年的采礦量有過如此總結。
但是,再輝煌的過往都繞不過資源枯竭的現實。大冶因礦而興,也因礦而衰,無序過度的開采,使得環境極度惡化礦產竭盡枯竭。
礦藏被采空,大地開裂,房屋塌陷;礦渣堆成山,井水被污染,林木枯萎,當時大冶境內幾無一條干凈河流了,兩個淡水湖,湖水終年發臭,水土也在流失。
資源枯竭導致的負面效應還遠不止如此,多數礦山企業的相繼關停,曾經使得黃石一成多居民因礦失業,2007年10.8 萬下崗職工中,來自采掘及加工業的職工,占到了80%。
主導產業衰退,經濟結構失衡,失業貧困人口增多,一系列問題顯現。2005年,因大冶資源瀕臨枯竭的情況,黃石曾擬將大冶撤市改區。
當年8月6日,近2萬大冶人聚集到黃石市政府前,推倒大門,砸毀辦公設施,并攔截武黃高速公路。后來中央介入處理,此事方平息,被稱做“黃石事件”。
旅游經濟轉型,“銅都”的綠色救贖
為應對資源枯竭,大冶政府在摸索中前進,進行了很多嘗試。
80年代中期,大冶鐵礦投入1780萬對廢石場進行全面復墾,平均每年復墾綠化100-150畝,以恢復礦山植被。從90年代末起,大冶鐵礦又每年投入200萬,多次組織萬名職工上山栽種刺槐。
除對廢石場和東露天采場邊坡復墾外,大冶鐵礦還開始對已閉庫的尾礦庫進行復墾。
1998年7月當地暴雨,建于尾礦庫圍堤潰口,如果庫內的一千余萬噸尾礦砂奔騰而下,庫下的農田、村莊就可能被埋。
情急之下,大冶鐵礦將載重汽車塞入潰口,才堵住尾礦砂下泄。之后大冶鐵礦在庫中礦砂上鋪撒了30厘米厚的土壤,栽種刺槐。尾礦庫變為了刺槐林后,再未發生潰口。
2005年國土部規定,礦業遺跡保護完整的礦山,可申報國家礦山公園。
結合當地近1800年的鐵礦開采史,和對包括東露采場在內的地質遺址進行研究、整理,大冶鐵礦向國土部申報國家礦山公園并獲批。2007年,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至此,大冶鐵礦完成了過度開采向旅游經濟的華麗轉身,完成了“銅都”的綠色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