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加快退稅進度的措施,為企業減負、保持外貿穩定增長。會議決定:從2021年11月1日起,按照結構調整原則,參照國際通行做法,
* 將現行貨物出口退稅率為15%的和部分13%的提至16%;
* 9%的提至10%,其中部分提至13%;
* 5%的提至6%,部分提至10%;
* 對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和面臨去產能任務等產品出口退稅率維持不變;
* 進一步簡化稅制,退稅率由原來的七檔減為五檔;
* 今年底前將辦理退稅平均時間由目前13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年內中國第二次調高出口退稅率。近兩個月來,國常會更是三次提及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加快出口退稅進度。
中小外貿企業迎來重大利好
據北京青年報,繼9月下旬連續兩場國務院常務會議聚焦穩外貿后,國務院8日再度亮出外貿利好舉措,這一次,部署重心放在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加快退稅進度上。
會議明確,今年底前將辦理退稅平均時間由目前13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
“資金是成本,時間也是成本。”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勞幗齡認為,從壓縮通關時間、簡化通關手續到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加快出口退稅進度,這是整體降低通關成本的一套組合拳,對于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而言,是相當大的利好。
在她看來,通過優化退稅服務,實現電子化聯網覆蓋,將進一步提高多部門數據共享水平,為跨境電商出口等領域創建更加“陽光化”發展的監管環境。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莊芮注意到,本次會議明確,對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和面臨去產能任務等產品出口退稅率維持不變。
“這有利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我國企業優化結構、轉型升級,更好地從數量型增長邁向質量型發展。”她說。
觀察近三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不難發現,無論是將進出口環節需驗核的監管證件從86種減至48種,還是降低1585個稅目工業品等商品進口關稅稅率,或是最新出臺的出口退稅新政,核心要義都旨在為企業減負、保持外貿穩定增長。
政策扶持不停步
據北京商報,就在9月份,連續兩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都把“貿易便利化”作為主要議題。
9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今年將進一步降低進出口企業成本,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加快出口退稅進度,降低出口查驗率;將進口和出口整體通關時間、進出口監管證件再壓減三分之一并降低通關費用;推進海關、邊檢、海事一次性聯合檢查和鐵路運輸貨物無紙化通關。
9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又作出加快通關便利化的決定。今年11月1日前將進出口環節需驗核的監管證件從86種減至48種;10月底前由各地向社會公布當地口岸收費目錄清單,清單之外不得收費;推動降低合規費用,年內集裝箱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比去年降低100美元以上,沿海大港要有更大幅度降低。
針對受中美貿易影響的企業,財政部部長劉昆10月7日表示,有局部地區、部分企業受到一定沖擊,但中國有能力把沖擊的影響縮到最小。對于受影響企業,財政部門已經制定了幫扶措施,包括協調解決企業在出口方面的問題,支持受影響企業內部轉崗和技能培訓等,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同時,為了支持外貿出口,8月以來,出口退稅進度明顯加快。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上半年累計辦理出口退稅7800億元,增長7.3%;1-8月,全國稅務部門共辦理出口退稅10052億元,同比增長9.5%;其中,8月份辦理出口退稅1198億元,同比增長15.8%。
據了解,9月15日起,財政部便對機電、文化等產品增值稅出口退稅率提高了1-16個百分點不等。據財政部官網信息,共計397項產品的出口退稅率被提高,涉及產品包括化工、半導體、機電、文化等領域。其中,約1/6的產品屬于美國7月6日開始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范圍之內,如減壓閥或潤滑劑等。
專家觀點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 白明
加快出口退稅有利于緩解外貿企業巨大的外部壓力。出口退稅在性質上與補貼完全不同,后者不利于市場的公平競爭,而出口退稅是為了避免雙重征稅,這正是公平競爭的要求。相較于部分產品被征收反補貼稅,中國完全可以正大光明地通過出口退稅來減輕外貿企業的負擔。中國的出口退稅水平在不斷提高,當前低檔退稅商品越來越少,適當減少退稅檔是貿易便利化的要求。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 趙萍
提高現行貨物出口退稅率,將使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稅率負擔與其它國家接近。實際上,很多國家為促進出口增長都實行出口退稅政策,但退稅率在各國是不一樣的,有些國家為積極鼓勵出口,對于出口退稅率實行的是征多少退多少的政策,但我國出口退稅率一般是低于出口的增值稅和消費稅稅率,因此這次提高出口退稅率就會使中國的出口退稅率與很多國家的出口退稅率基本接近。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劉學智
提高出口退稅率最直接的目的是為企業減負,同時也符合“營改增”以后我國稅制改革的政策導向。出口退稅是將企業在國內已經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等間接稅稅款退還給出口企業的一項稅收制度。對于出口企業而言,主要退的是已經繳納的增值稅。尤其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的背景下,能夠幫助企業提升應對外部環境沖擊的能力。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周世儉
出口退稅是國際慣例,幾乎所有國家都有出口退稅政策。相較其他國家,中國在出口退稅上起步較晚,執行得也并非一帆風順。中國出口退稅始自1985年,彼時由于中國流通環節層層征稅,越是高附加值的產品越是征稅較多,損害了產品競爭力,出口退稅有利于解決這一問題。
然而,盡管目前中國的增值稅由17%調減到16%,但很多商品的出口退稅率都是13%、9%甚至更低,究其原因在于財政部門的阻力,出口企業征得多退得少幾乎是一種常態,提高出口退稅率有很大的空間。中美貿易戰以來,中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的外部挑戰,提高出口退稅是應對這一挑戰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原標題:《年內兩度提高出口退稅率 外貿企業再迎減負紅包》)